肌肉系统解剖

更新:2015年9月11日
作者:Jasvinder Chawla,医学博士,工商管理硕士;主编:Thomas R Gest,博士

概述

肌肉纤维大致可分为3种肌肉类型: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本文综述了骨骼肌的基本解剖结构、骨骼肌组织学和生理学的主要特征以及肌肉疾病的重要表现。

大多数骨骼肌系统是由激动肌和拮抗肌组成的,它们协同工作以提供有效和可控的运动。这是通过肌肉骨骼系统与神经系统的锥体、锥体外系和感觉成分的复杂相互作用实现的。本文主要介绍这种复杂相互作用的末端器官——肌纤维(myfiber)。还讨论了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及其功能职责。

大体解剖学

骨骼肌的大小因位置和职责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肌肉可小至2毫米(如镫骨肌)或大至2英尺(如大腿大肌肉)。同样,这些区域内肌肉纤维的数量,以及肌肉的形状(取决于它们的功能),也可以有很大的差异。然而,保持不变的是,肌肉纤维在同一方向排列,以便各个肌肉纤维可以协调工作。

肌肉也可以根据它们与肌腱的关系来分类。当肌肉纤维和相关肌腱沿同一轴排列时,称为平行肌肉。平行的肌肉可能是扁平的或圆柱形的。圆柱形肌肉通常在肌肉中心有更大的质量,导致身体中心或肌肉腹(如肱二头肌)。一些肌肉分布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并集中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肌腱,适当地称为收敛肌(如胸肌)。

有些肌肉以斜角插入各自的肌腱。这种排列导致了羽毛状的外观,这被称为pennate。独股肌只插入肌腱的一侧。双股肌的肌纤维以一个角度插入中央肌腱的两侧。双股肌的一个著名例子是股直肌。最后,有些肌肉呈圆形,并在开口周围收缩。环状骨骼肌的例子包括口轮匝肌和眼轮匝肌。

大体检查骨骼肌,可见肌束聚集,周围有一层结缔组织,称为肌外膜。每个肌束代表一组由称为肌周膜的结缔组织层连接在一起的肌肉纤维。另一层结缔组织,称为肌内膜,围绕着每一个单独的肌纤维。在肌纤维的水平,肌肉的基本收缩成分,肌节,被发现。

在大体解剖学上,连接骨骼肌的神经是混合周围神经的分支。分支进入肌肉大约三分之一的长度,在运动点。运动点已被物理治疗师确定为所有主要肌肉群的功能性电刺激目的,以增加肌肉力量。特定肌肉的神经中只有60%的轴突是肌肉纤维的运动神经元,而这些肌肉纤维构成了肌肉的大部分。其余的在本质上是感觉的,尽管最大的感觉感受器,神经肌肉纺锤,有自己的运动供应。

神经供应肌腹内的分支,形成一个神经丛,从中出现一组组轴突来供应肌肉纤维。轴突提供位于肌肉纤维中间的单个马达终板。

运动单位包括脊髓或脑干中的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一组肌肉纤维。在大肌肉(如髋屈肌或膝关节屈肌)中,每个运动单元包含1200根或更多的肌肉纤维。在小肌肉中(例如手的固有肌肉),每个单位含有12个或更少的肌肉纤维。小单位有助于精细分级收缩用于精细操作。

显微解剖学

肌肉纤维长而呈圆柱形。然而,它们的边界并不是完美的圆形,这是在横截面检查时所看到的多边形外观。每根纤维都包含多个细胞核,这些细胞核被推到细胞的外围。当横切面检查时,一个典型的肌肉细胞显示出4到6个核,它们位于肌肉纤维的质膜下,即肌膜。每毫米肌肉纤维包含大约30个核。

除了细胞核外,肌浆内肌肉细胞特有的其他关键结构包括肌浆网和由粗细细丝组成的收缩装置。常规苏木精染色和伊红染色未见肌浆网。它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调节钙的释放,钙是开始收缩的关键离子。纵向方向的肌纤维染色显示骨骼肌的纹状本质。这种条纹状的外观是由蛋白质沉积的重复模式造成的,这些蛋白质沉积构成了肌肉的功能单位——肌节。

为了充分欣赏肌节,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来区分细胞的超微结构。在这个放大倍率下,可以看到重复的明暗条纹。这些带中最暗的被称为z线,它作为收缩单元的锚定点,并有助于标记每个肌节的边界。就在每个z线内部是一个更轻更宽的带,称为i带。

因其在偏振光下的性质(各向同性)而得名,i带主要由肌动蛋白组成,这是所谓的细丝的主要蛋白质。在i波段内是较暗的宽频带,称为a波段(各向异性)。a带表示含有肌动蛋白的细丝和含有肌球蛋白的粗丝重叠。在每个a波段内是一个较亮的区域,称为h波段,其中心有一条黑线,称为m波段。m带用于交联粗细丝。

关于骨骼肌收缩机制的充分讨论超出了本文的范围。简单地说,当运动神经元去极化时,乙酰胆碱被释放到神经肌肉连接处。乙酰胆碱结合骨骼肌表面的烟碱受体,导致肌肉细胞去极化。这种去极化导致肌浆网释放大量储存的钙。钙流入导致构象变化,原肌凝蛋白从肌动蛋白中释放出来。肌动蛋白可以自由地与肌凝蛋白交联。除此之外,细胞内钙激活三磷酸腺苷(ATP) -肌球蛋白系统,为收缩提供动力。在超微结构水平上,收缩导致h带缩短。

肌肉纤维在功能上可以分为I型纤维和II型纤维。I型纤维的主要特征是线粒体数量相对较高,允许这些肌肉纤维参与有氧呼吸。在功能上,I型肌肉纤维收缩相对缓慢,但能够提供持续的收缩。相反,II型肌纤维具有相对较少的线粒体和较高的糖原储存。这些肌肉纤维更适合快速收缩,但不太适合长时间的活动。II型肌纤维可以在碱性环境下根据肌原纤维atp酶反应进行活检。在这些条件下,II型纤维变暗,而I型纤维看起来更亮(图2)。

肌纤维也可以根据其生理功能分为3种不同的类型,如下:

  • 缓慢收缩的氧化纤维很小,富含线粒体和毛细血管(因此是红色的)。它们产生的力小,不易疲劳。它们的位置很深,适合持续的姿势活动,包括站立。

  • 快速糖酵解(FG)纤维很大,线粒体少,毛细血管少(因此,白色)。它们产生短暂而有力的收缩。它们主要存在于浅表肌肉中。

  • 中间纤维(快速氧化-糖酵解[FOG])的性能介于其他两种纤维之间。

每块肌肉都含有这三种纤维,但一个特定的运动单元只含有一种纤维。每个单位的纤维与其他单位的纤维交错。

自然变异

老年人肌肉的进行性萎缩主要是由于脊髓和脑干运动神经元的丧失,通常部分是由于血管疾病和/或营养缺乏引起的低度周围神经病变。

从收缩肌肉中获取的肌电图记录显示,在70岁和80岁的生命中,有巨大的运动单元潜力。超大电位是由邻近健康运动单元轴突的侧枝芽接管丢失运动神经元空出的运动终板造成的

其他的考虑

运动终板

在肌神经连接处,轴突分裂成少量的小枝,在肌纤维表面形成沟槽。下面的肌膜被抛入交界皱襞。肌纤维的基底膜穿过突触间隙并排列在褶皱处。下面的肌浆显示了核、线粒体和核糖体的堆积,称为单一板。

每个轴突小枝形成一个细长的末端孔,包含数千个装载乙酰胆碱的突触囊泡。突触传递发生在面向连接皱褶峰顶的活跃区。

囊状乙酰胆碱被胞吐作用迅速地挤进突触间隙。乙酰胆碱通过基底膜扩散,与肌膜中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受体的激活导致肌膜去极化。去极化通过T小管进入肌纤维内部。肌浆网释放Ca2+离子,开始肌节的收缩。乙酰胆碱酯酶集中在基膜,约30%释放的乙酰胆碱被水解而未到达突触后膜。水解后,胆碱部分返回到胞浆中。最著名的是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一种有效的血管扩张剂。

神经肌肉纺锤波

肌梭长度可达1厘米,不同肌肉的肌梭数量从十几个到几百个不等。它们丰富(1)在脊柱、股骨和胫骨的反重力肌肉中;(2)颈部肌肉;(3)在手的内部肌肉。

所有这些肌肉都富含缓慢的氧化肌纤维。在FG或FOG纤维占主导地位的地方,纺锤很少。肌纺锤含有多达12条肌束内肌纤维。较大的纤维从纺锤的两极(末端)出现,并固定在结缔组织(肌周)上。较小的被锚定在胶原纺锤被膜上。在纺锤体赤道(中间),肌节几乎完全被细胞核所取代,以“袋”(在宽纤维中)或“链”(在细纤维中)的形式。肌梭既有运动神经也有感觉神经。

运动纤维,称为融合马达,在Aγ大小范围内,与供应外肌的Aα纤维相反。融合运动轴突分裂,供给融合内肌两端的横纹肌段。Ia型口径的单一初级感觉纤维对束内肌纤维的袋状或链状节段施加环状螺旋包裹。初级纤维一侧或两侧的次级“喷花”感觉末梢由II型纤维提供。

肌肉纺锤是拉伸感受器。感觉末梢表面膜上的离子通道通过拉伸而打开,产生正的电子波,并在接近母感觉纤维的末端半球的地方聚集。求和产生一种受体电位,当它达到阈值时,就会产生神经冲动。肌梭可以被动或主动伸展。当整个肌腹被被动拉长时,就会发生肌梭的被动拉伸。例如,在引起肌腱反射(如膝跳)时,当肌腱受到撞击时,股四头肌腹部的纺锤被被动地拉伸。

Ia型和II型纤维放电到脊髓,在那里它们在α运动神经元的树突上突触。(α运动神经元之所以这样叫,是因为它们产生Aα直径的轴突。)

对纺锤波正反馈的反应是股四头肌外肌纤维的收缩抽搐。由于纺锤肌与外肌平行,因此被动缩短;他们被描述为正在卸货。肌腱反射是单突触反射。它们的潜伏期(刺激-反应间隔)约为15-25毫秒。除了刺激同源运动神经元(即提供相同肌肉的运动神经元)外,纺锤体传入神经还通过抑制性内(插入)神经元的媒介抑制提供拮抗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这种效应被称为相互抑制。参与其中的抑制性神经元被称为Ia内神经元。

主轴初级传入在拉伸过程中最为活跃。拉伸速度越快,它们发出的脉冲就越多。因此,它们编码了肌肉拉伸的速度。当给定位置保持时,主轴次级传入信号比初级传入信号更活跃。持续拉伸的程度越大,它们发出的脉冲就越多。因此,它们编码了肌肉拉伸的程度。

主动拉伸是由融合运动神经元产生的,它引起了融合内肌纤维的横纹肌段的收缩。由于结缔组织附体相对固定,纤维内拉伸主轴赤道,将其拉向主轴极的方向。在所有的自主运动中,Aα和Aγ运动神经元被皮质脊髓(锥体)束共同激活。因此,纺锤体不会因肌外收缩而脱落。通过上升连接,相关关节两侧的纺锤形传入神经能够在任何给定的运动中向大脑通报收缩和放松。

引起髌骨反射如下:

  1. 敲击髌韧带可以拉伸股四头肌的纺锤。

  2. 纺锤向脊髓释放兴奋性冲动。

  3. 阿尔法运动神经元的反应是引起股四头肌的抽搐,同时膝关节的伸展。

  4. Ia抑制性内神经通过抑制腘绳肌的任何活动来作出反应。

跟腱末梢

高尔基肌腱器官位于肌肉-肌腱连接处。单个Ib口径的神经纤维形成复杂的喷雾器,与结缔组织囊内的肌腱纤维束相互缠绕。十几根或更多的肌肉纤维插入囊内肌腱纤维,与肌肉纤维成串联。球根神经末梢被肌肉收缩时产生的紧张所激活。

由于沿着母纤维的脉冲放电速率与施加的张力有关,肌腱末梢发出肌肉收缩力的信号。相对于肌梭形传入神经的正反馈,Ib传入神经对同音运动神经元产生负反馈。这种效应被称为自生抑制,反射弧由于抑制神经元的内插而是非突触性的。如有需要,还会有提供拮抗肌的运动神经元的相互兴奋。肌腱器官传入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抑制运动肢体的固有振荡倾向。阻尼引入了一种生理学家称之为关节僵硬的因素。

游离神经末梢

肌肉中有丰富的自由末端神经纤维,分布于肌内结缔组织和外膜。它们负责直接损伤或代谢产物(包括乳酸)积累引起的疼痛感觉。

肌肉本地化

表1。肌肉本地化(在新窗口中打开表格)

肌肉

周围神经

神经根

肌肉本地化

肌肉动作

外展指趾Quinti(手)

C8, T1

正好在手的内侧边缘,在远端腕折痕和掌指骨折痕之间的中点。这是遇到的第一块肌肉。

5号手指被绑架。

绑架者波利西斯·布雷维斯

中位数

C8, T1

平行于第一掌骨轴,与拇指延伸的第一指骨的中轴成一条线,在这里是电极碰到的第一块肌肉。

拇指外展,即拇指向手掌平面外移动。

长拇外展肌和短拇伸肌

桡神经的骨间后支

C7、C8

在前臂背侧远端25%处,在桡骨上

拇指近端指骨外展和伸展

内收肌全身

尺骨,掌深支

C8, T1

电极紧挨着第一掌指关节,插入掌骨和第一背侧骨间肌之间的槽中,朝向腹板间隙的深度。在这个相当远端的位置,避免了第一背侧的体积

拇指内收在手掌平面内。

肘肌

径向

C7、C8

电极位于鹰嘴突和外侧上髁中间。在这个位置没有发现其他肌肉。

肘部扩展。

肱桡肌

径向

C5、C6

将食指置于肘窝,指向近端。肱桡肌是手指外侧的第一块肌肉。

肘关节屈曲,前臂处于旋前-旋后状态。

桡侧短和长伸肌

径向

C6, C7

观察连接外侧上髁和桡骨茎突的线。在前臂的近半部分,这条线将指伸肌(共肌)与腕伸肌分开,在它们之间有一条沟。因此,伸肌靠近这条线的外侧(即拇指侧),是浅表的。

如果电极太外侧,就会在肱桡肌。如果太内侧,则位于指伸肌(共指)。

尺侧腕伸肌

桡神经的骨间后支

C7、C8

前臂近端,尺骨轴的背侧,浅侧

腕伸合并尺侧偏斜。

指伸器(Communis)

桡神经的骨间后支

C7、C8

肱桡肌和桡腕伸肌损害了一块“可移动的肌肉团”。在这一群的内侧有一条沟,将它与指伸肌分开,指伸肌本身是相对不动的。分裂发生在前臂近端,沿连接外上髁和桡骨茎突的线。因此,电极被插入该凹槽的内侧并与之平行,在前臂近端,指伸肌(共肌)浅表的位置。

数字2到5的扩展。

伸肌Indicis

桡神经的骨间后支

C7、C8

前臂远端20%,桡骨和尺骨中间。在这个远端位置,指伸肌是唯一不是主要腱状的背侧肌肉。

数字2到5的扩展。

伸肌Indicis

桡神经的骨间后支

C7、C8

前臂远端20%,桡骨和尺骨中间。在这个远端位置,指伸肌是唯一不是主要腱状的背侧肌肉。

食指的伸出。

拇长伸肌

桡神经的骨间后支

C7、C8

将电极插入前臂背侧中间和下三分之二的交界处,尺骨和桡骨的中间。此时,拇长伸肌位于指伸肌远端肌腹(共肌)的正下方。

拇指远端指骨的延伸。

第一背侧骨间(手)

尺骨,掌深支

C8, T1

电极平行于第二掌骨轴,表面直接插入背腹膜间隙的中间。

手指2在手掌平面内外展。

桡侧腕屈肌

中位数

C6, C7

将食指置于肘窝,指向近端。桡侧腕屈肌是指内侧的第一块肌肉,位于肘窝的顶端(臂桡肌和肌肉的汇合处),在那一点是浅表的。

手腕弯曲。

尺骨腕屈肌

C8, T1

前臂的中间三分之一,浅部和正内侧。

手腕屈曲伴尺侧偏。

指深屈肌,尺骨(内侧)头

C8, T1

在前臂中部的三分之一,紧邻尺骨轴的腹侧。这里的肌肉位于尺侧腕屈肌薄腱膜下面。

4号和5号手指远端指骨屈曲。

指浅屈肌

中位数

C7 c8 t1

在前臂中部,从前臂腹侧中线到前臂内侧边界的中间。在这个位置,它是到达的第一块肌肉。

手指或手腕屈曲。

拇长屈肌

正中神经骨间前支

C7、C8

在前臂腹侧的中间,电极插入到桡侧腕屈肌和肱桡肌肌腹收敛肌的远端,几乎在中线,即针放置在肘窝尖端的远端。将针垂直于皮肤并深入,直到到达骨头(桡骨前表面)。最后穿过的肌肉是拇长屈肌,所以针在到达骨头后拔出几毫米。

拇指远端指骨屈曲。

对全身

中位数

C8, T1

在第一掌骨轴的中点,在掌骨和拇短外展肌之间的沟中。肌肉被研究在它附着在骨头内侧的地方。如果外展短颈肌移到一边,此时没有其他肌肉覆盖在对手之上。

拇指对掌。

旋前肌方肌

正中神经骨间前支

C7 c8 t1

肌肉宽度与其长度相同,覆盖前臂远端20%左右,骨间膜前。将电极插入远端尺骨轴的前方,垂直于尺骨轴,并将电极水平插入肌肉的厚内侧边界。

前臂旋转

旋前肌圆柱状的

中位数

C6, C7

食指在肘窝指向近端,旋前圆肌是指内侧的第一块肌肉,紧挨着肘中静脉的远端。

肘关节屈曲或必要时前臂旋前。

旋后肌

径向

C5、C6

在前臂背侧近端20%处,将电极插入手腕桡侧伸肌(可移动)和指伸肌(不可移动)之间的槽内。电极置于深部,旋后肌位于桡骨侧。

前臂旋后。

肱二头肌

肌皮的

C5、C6

手臂中间的三分之一,直接进入并平行于肌腹,从其侧面接近肱二头肌

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后。

上肢

肌皮的

C5、C6

在手臂远端三分之一处,向内侧推肱二头肌,将电极插入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之间的凹槽内。向内侧向下,朝向肱骨干的前方。

屈肘;前臂旋前旋度无关。

三角肌、前

腋窝

C5、C6

这条线的中点连接锁骨外侧的三分之一和三角肌插入点

手臂外展或肩膀弯曲。

三角肌、中

腋窝

C5、C6

肩峰突和三角肌插入点之间的线的三分之一。三角肌是这里唯一碰到的肌肉。

手臂绑架。

三角肌,后

腋窝

C5、C6

肩胛骨远端和三角肌连接线的中点

手臂外展或肩膀外伸。

冈下

肩胛上

C5、C6

肩胛骨棘和肩胛骨下尖的中间,肩胛骨外侧和内侧边界的中间也就是,在棘下窝的正中心。电极应先轻触肩胛骨后表面,然后轻轻向后拉,检查冈下肌。

手臂的外旋。激活通常只需患者将手臂从桌子上抬起即可。

背阔肌

胸背肌(肩胛下中部)

C6 c7 c8

腋窝后褶,肩胛骨下尖的正外侧

肱骨伸展/内收。

提肌肩胛骨

颈丛

C3 c4 c5

肩胛骨内侧上缘和颈线的中点。肩胛骨提肌位于上斜方肌深处。

肩胛骨的高度。让病人耸耸肩。

胸大肌

内侧和外侧胸神经

C7 c8 t1

腋窝前褶,与喙突垂直

手臂内收。

菱形大

背肩胛

C5

肩胛骨内侧边界的中点,边界与胸高棘突(T1-T4)之间的中间。肌肉位于斜方肌中部的深处。

肩胛骨的内收。让病人将肘部抬离桌子以抵抗阻力。

菱形小

背肩胛

C5

这是连接肩胛骨内侧上缘和颈突出的线的中点。中斜方肌纤维覆盖在小菱形肌上。

肩胛骨的内收。让病人把肩胛骨拉近一点。

前锯肌

胸长

C5 c6 c7

在腋窝中线或前线,将两根手指放在相邻的间隙中分离出一根肋骨,在女性的背阔肌前部,但在乳房组织后方。电极针直接插入手指之间,因为前锯肌是皮肤和肋骨之间唯一的肌肉。

手臂抬高并向前伸展,即肩胛骨拉伸。提供抵抗有时是必要的。

冈上肌

肩胛上

C5、C6

在肩胛骨脊柱内侧三分之一处,将电极插入肩胛骨脊柱正上方。将电极垂直于皮肤(不是平行于皮肤)插入冈上窝深度,此处只碰到冈上肌。先穿斜方肌外侧纤维的腱膜。

手臂绑架。

大圆

肩胛

C5、C6

紧挨着肩胛骨外侧边缘的下三分之一。

手臂的内部旋转。

圆柱状的小

腋窝

C5、C6

紧挨着肩胛骨外侧边缘的中间三分之一。

手臂的外旋。

斜方肌、中

脊柱副,颈(斜方下)神经丛

在肩胛骨脊柱内侧边缘的正内侧。把电极放在表面,就在皮下组织下面。

肩胛骨的内收。

斜方肌、上

脊柱副,颈(斜方下)神经丛

肩膀上缘,肩锁关节的正内侧。在这一点上斜方肌的自由边界可以用两个手指抓住,电极平行于肩膀的斜坡。

肩膀高度。让病人耸耸肩。

三头肌,侧头

径向

C7、C8

上臂远端三分之一,与外上髁直连,浅部

肘部扩展。

三头肌,长头肌

径向

C7、C8

在肱骨中轴水平,电极插入到手臂后中线的内侧。

肘部扩展。

外展指趾(足)

胫神经足底外侧支

S1, S2

在脚的外侧边界,找到第五跖骨的底部,它的突出很容易被感觉到。电极直接插入突出物的足底侧近端,与足长轴平行。

小脚趾外展。让病人扇脚趾。这块肌肉的自发激活可能很困难。

拇展肌

胫神经足底内侧支

S1, S2

跖骨舟骨突出部分和鞋底平面之间的中间部分,是最浅表的肌肉平行于脚的长轴插入电极。

可能很难。让病人扇动或弯曲脚趾。

胫前

腓骨神经深支

L4, L5

在腿部中部和上部三分之一的交界处,胫骨轴到腿部外侧边界距离的四分之一处。在这个位置,它是唯一遇到的肌肉。

踝关节背屈。患者有时会以同样的动作反射性地伸展脚趾,指长伸肌可代替胫骨前肌产生踝关节背屈。如有必要,在患者背屈踝关节时保持脚趾跖屈。

指长伸肌

腓骨神经深支

L5, S1

在腿部中部和上部三分之一的交界处,胫骨轴和腿部外侧边界的中间。在这一点上,指长伸肌是遇到的第一块肌肉。

数字2到5的扩展。

拇长伸肌

腓骨神经深支

L5, S1

在腿部中、下三分之一的交界处,胫骨轴至腿部外侧缘距离的三分之一处。电极置于深部和内侧。

大脚趾伸展;确保针在病人收缩肌肉之前被拉回皮下组织。

第一背侧骨间(足)

胫神经足底外侧支

S1, S2

把你的食指放在第一和第二个脚趾之间的背部空间,指向外侧。将手指向近端拉至前两个跖骨头之间。立即将电极插入手指的远端,并将其稍微偏向第二个脚趾。肌肉在跖骨的深处;没有遇到其他肌肉。

让病人弯曲或扇形脚趾。许多人不能主动激活第一个背侧骨间。

腓肠肌,侧头

胫骨

S1, S2

在腓骨头和腿后中线之间,还有浅部

脚踝plantarflexion。

腓肠肌,内侧头

胫骨

L5 s1 s2

腿的内侧边界,上三分之一和中间三分之一的交界处,和表面。

脚踝plantarflexion。

Fibularis长

腓骨神经浅支

L5, S1

食指和中指跨在腓骨头上,指向近端。笔直向下拉到腿的上三分之一和中间三分之一的交界处;你的手指会围绕着腓骨长肌,这是第一块碰到的肌肉。

踝关节外翻/跖屈。

后胫

胫骨

L5, S1

有两种可接受的方法:1。在腿的中间和下面三分之一的交界处,将电极插入胫骨内侧轴下,并沿着骨和深层,肌肉位于骨间膜上。在进入胫骨后肌之前,先穿过指长屈肌的全宽度。插图描述了这种方法。2.穿过胫骨前肌,直接对着胫骨轴的外侧边界,在腿的中间和下面三分之一的交界处。电极穿过胫骨前肌的全宽度,抵着胫骨骨膜,直到到达骨间膜并刺穿。膜之外是胫骨后肌。在腿部中部和下部三分之二的交界处,电极针直接插入后中线附近(内侧或外侧)。

踝关节跖屈/内翻。

比目鱼肌

胫骨

S1, S2

在腿部中部和下部三分之二的交界处,电极针直接插入后中线附近(内侧或外侧)。

脚踝plantarflexion。如果检查者在激活过程中保持患者膝关节屈曲,腓肠肌对踝关节足底屈曲的影响就会降到最低。

长内收肌

闭孔

L2 l3 l4

在大腿近端20%的地方,从大腿内侧边界到大腿前边界距离的四分之一。

大腿内收。

内收肌

闭孔肌和坐骨肌

L2 l3 l4

大腿的上三分之一,紧靠大腿内侧边缘的后方。

大腿内收。

臀大肌

臀下

L5 s1 s2

髂后下棘和大转子连接线的中点。臀大肌是皮下组织下的第一块肌肉。

臀部扩展。弯曲膝盖至90°,以减少腿筋的髋关节伸肌活动,然后让患者将膝盖抬离桌子。作为一种替代方法,髋关节外展。

臀中肌

臀上

L4, l5, s1

臀中肌的前边界由髂前上棘(ASIS)和大转子的连线所定义。电极被插入平行于这条线,在它的中点和它的后方。肌肉最先到达。

大腿内旋。如上所述,针插入臀中肌前纤维,允许内旋激活。与大腿外展相反,这个运动可以顺利进行,大腿外展是一个粗糙的运动,不容易顺畅地调动运动单元。

股薄肌

闭孔

L2 l3 l4

在大腿上部和中间三分之一的交界处,正内侧。在这一点上,股薄肌通常可以被两个手指包围,便于定位。

大腿内收。

腿筋外,股二头肌长头

坐骨神经的胫骨部分

L5 s1 s2

在大腿中部,在股外侧肌和外腘绳肌之间有一条可触及的髂胫束沟。电极针插入槽后方(即俯卧位上方)并平行于股骨。在这个位置,头是最先到达的肌肉。

膝盖弯曲;务必先将电极拉回皮下组织。强力收缩的肌肉可以轻易地弯曲嵌入的肌电图电极。

腿筋外,股二头肌短头

坐骨神经的腓骨部分

L5, S1

在腘窝的上折痕处,紧挨着股二头肌肌腱的内侧或外侧。电极被引导到肌腱下面。在远端,长头为腱状,短头为肌肉状。以虚线勾勒出长头的肌腱。

膝盖弯曲。

腿筋内,半膜肌和半腱肌

坐骨神经的胫骨部分

L4, l5, s1, s2

在大腿中部,在中线或正中,紧挨着皮下。

膝盖弯曲。

髂腰肌

L2 l3 l4

紧挨着腹股沟韧带的远端,在股动脉脉冲和髂前上棘之间。电极是横向的,远离神经血管束。

髋关节屈曲。

股四头肌,股直肌

L2 l3 l4

髂前上棘(ASIS)与髌骨上极连线的中点。这将电极插入置于大腿前部地理中心的稍微外侧。

膝盖扩展。

股四头肌,股外侧肌

L2 l3 l4

大腿中部,正外侧。在大多数患者中,由髂胫束引起的腿外肌组和股外侧肌之间有一条清晰可见的沟。因此,针正好插在凹槽的前面(即仰卧位的上方)。

膝盖扩展。让病人把膝盖后侧推到桌子上或推到你的手上。或者,让病人抬起整条腿离开桌子,膝盖伸直。

股四头肌,股内侧肌

L2 l3 l4

L4大腿内侧远端20%在这一水平,股内侧斜纤维向髌骨倾斜近45°,电极应与之平行。

膝盖扩展。让病人把膝盖后侧推到桌子或你的手上。如有必要,让患者将腿抬离桌子,膝盖伸直,大腿外旋。

肛门外括约肌

阴部神经直肠下支

S2 s3 s4

用戴着手套的手指插入直肠,将电极插入粘膜-皮肤交界处,并将其朝向手指。

让病人收紧手指周围的括约肌。最好的放松方法是让病人用力,模拟推动排便。

隔膜

C3 c4 c5

腋窝前线,第八或第九肋骨间隙。肋间肌首先遇到,然后是横膈膜,通过呼吸循环收缩来识别。如果没有来自横膈膜的自愿收缩,正确的定位依赖于认识到听到的第一个插入活动来自肋间肌,接着是电静默间隙,然后是来自目标肌肉的插入活动。

呼吸。

眼轮匝肌

面神经的颞和颧分支。

颅神经VII。

耳前缘到眼眶外侧缘距离的三分之二。从这一点开始,将电极对准眼的外侧眼角,保持在表面。

眼皮的闭合或挤压

口轮匝肌

面神经的颊部分支

颅神经VII。

下巴角到嘴角距离的三分之二。从这一点开始,将电极对准嘴角,保持在表面。

口哨声嘴唇的动作。

颈椎旁(竖脊肌)

后初级支

C1到T1

与颈椎相邻,与颈脊中点垂直。电极垂直于皮肤插入,必须穿过斜方肌才能到达棘旁肌。这个过渡是将两者分开的筋膜平面。所示的插入点是颈椎中脊旁肌肉。

温和的等距颈部伸展,电极先在皮下组织。

腰骶椎旁(竖脊肌)

后初级支

L1到S1, (S2)

髂后上棘和中线之间的中间点对应下腰椎椎旁肌。针电极插入近端或远端是通过同一点,沿平行于脊柱的线。电极垂直于皮肤,稍向内侧,朝向椎旁深层。

臀部扩展。这会导致椎管旁肌肉收缩。

胸锁乳突肌

脊副神经,颈神经丛

在乳突肌和锁骨肌的中间。从它的侧面进入,并与它的轨道平行。

让病人把头转向另一侧,靠在你的手上。

舌头(Genioglossus)

舌下

第十二脑神经

下巴尖和下巴角之间的中点,下颌骨的内侧。在电极穿过下颌舌骨肌和颏舌骨肌后,舌头在这里的深处。

舌头的拉长。让病人伸出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