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要点
登革热是人类最常见和最重要的节肢动物传播病毒(虫媒病毒)疾病。它是由该属蚊子传播的伊蚊,它们广泛分布在世界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见下图)。近几十年来,登革热发病率急剧增加,据估计,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以及最近在较温带地区,有40%-50%的世界人口面临患该病的风险。 [1]
一小部分曾感染过一种登革热血清型的人在感染另一种登革热血清型后出现出血和内皮渗漏。这种综合征称为严重登革(也称为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
登革热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如果及早发现并获得适当的医疗保健,死亡率低于1%。在治疗时,严重登革热的死亡率为2%-5%,但如果不治疗,死亡率高达20%。
看到今年夏天你需要知道的7个蚊虫叮咬的“关键图片”幻灯片,提供各种蚊虫叮咬的有用图片和信息。
体征和症状
平均而言,登革热在4至10天的潜伏期(范围为3至14天)后出现症状。登革热症状通常持续2-7天。
许多登革热患者可能没有症状。许多登革热患者都有寒战的前驱症状;皮疹,包括皮肤上的红斑斑驳;还有面部潮红,可能会持续2-3天。15岁以下患有登革热的儿童通常伴有非特异性发热综合征,可能伴有黄斑丘疹。出现高热(104°F/40°C)、眶后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恶心、淋巴结病、呕吐和皮疹以及在症状出现后2周内前往存在适当病媒介并可能发生登革热传播的地区的人应怀疑登革热。
登革热患者的伴随症状可能包括以下任何一种:
-
发热
-
头疼
-
Retro-orbital疼痛
-
严重肌痛:尤指下背部、手臂和腿部
-
关节痛:通常发生在膝盖和肩膀上
-
恶心和呕吐(腹泻罕见)
-
皮疹:在面部、胸部和屈肌表面的黄斑丘疹或黄斑汇流性皮疹,有岛屿状皮肤保留
-
虚弱、不适和昏睡
-
味觉改变
-
厌食症
-
喉咙痛
-
轻度出血表现(如:瘀点、牙龈出血、鼻出血、月经过多、血尿)
-
淋巴结病
严重登革(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
严重登革热的初期阶段与登革热和其他发热性病毒性疾病的初期阶段相似。在退烧后不久(症状出现后3-7天或有时在24小时前),出现血浆泄漏的迹象,并出现出血症状,如创伤部位出血、胃肠道出血和血尿。患者还可能出现严重的腹痛,持续呕吐,可能带血,疲劳,发热性癫痫发作(儿童)。
接下来的24小时往往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不及时治疗,出血热很可能发展为休克。休克的常见症状包括腹痛、呕吐和不安。患者也可能出现与循环衰竭相关的症状,如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心动过速、头晕/头晕和意识水平下降。
看到临床表现了解更多细节。
诊断
登革热诊断的实验室标准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标准,用于检测病毒、病毒核酸、抗体或抗原,或其组合:
-
在成对的血清样本中,显示对一种或多种登革病毒抗原的相互免疫球蛋白G (IgG)或IgM抗体滴度发生四倍或更大的变化
-
登革病毒抗原在尸检组织中的免疫组化或免疫荧光检测或在血清样品中的酶免疫检测(MAC-ELISA、IgG ELISA、非结构蛋白1 [NS1] ELISA、EIA)
-
通过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尸检组织、血清或脑脊液(CSF)样本中的病毒基因组序列:RT-PCR提供更早和更明确的诊断。
-
较少见的是从血清、血浆、白细胞或尸检样本中分离出登革病毒
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前4-5天),可以在血清、血浆、循环血细胞和组织中检测到病毒。病毒分离、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对诊断感染更有帮助。在疾病的急性期结束时,血清学成为选择的方法。
在对可能患有登革热的病人进行检查时,还应进行下列实验室检查:
-
全血细胞计数
-
代谢面板
-
血清蛋白和白蛋白水平
-
肝脏面板
-
含或不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板的凝血板
登革热的特征性实验室结果如下:
-
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 100 × 109/L)
-
白血球减少症
-
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值轻度至中度升高
在严重登革热患者中,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
继发于血浆外渗和/或第三空间液体流失的红细胞压积升高
-
血液蛋白不足
-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
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
纤维蛋白原减少
-
增加纤维蛋白分裂产物的数量
应对怀疑感染登革病毒的所有患者进行粪便隐血愈创木聚糖检测。尿液分析鉴定血尿。
影像学研究包括以下内容:
-
胸部x线摄影
-
头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无对比扫描:检测严重登革热引起的颅内出血或脑水肿
-
超声检查:在重症登革热患者中检测胸、腹腔积液、心包积液和胆囊壁增厚
看到检查了解更多细节。
管理
对于高热和呕吐引起的中度脱水患者,建议采用口服补液疗法。
出现严重登革热症状的患者需要更密切的观察。对于出现脱水症状的患者,需要入院进行密切的容量状态监测和静脉输液,症状如下:
-
心动过速
-
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
-
皮肤变凉或斑驳
-
脉冲振幅减小
-
精神状态改变
-
尿量减少
-
上升的比容
-
脉冲压力变窄
-
低血压
有内部或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可能需要输血,凝血障碍的患者可能需要新鲜的冷冻血浆。
背景
登革热是人类最常见和最重要的节肢动物传播病毒(虫媒病毒)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25 - 30亿人生活在112个经历登革热传播的国家。虽然由于全球报告不完整和疾病分类错误,年度发病率不清楚,但2015年全球约有320万人感染。它是由感染4种血清型登革热病毒中的一种引起的,这是一种黄病毒(一种单链非节段RNA病毒属)。感染一种登革热血清型可使对该血清型产生终生的同型免疫,并可使对其他血清型产生短暂的部分异型免疫(约2年),但一个人最终可被所有4种血清型感染。几种血清型可在流行病期间流通。
登革热是由该属蚊子传播的伊蚊,它们广泛分布在世界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见下图)。登革热患者能够将病毒传播给有能力的病媒4-5天(最多12天)。经过5-10天的潜伏期后,受感染的蚊子可在其剩余的生命周期(2周至1个月)传播病毒。白纹伊蚊更耐寒吗埃及伊蚊所以它可以在美国和欧洲的温带地区存活并传播病毒。
在过去几十年里,全球登革热发病率急剧增加,估计有128个国家中40%-50%的世界人口面临感染登革热的风险。 [2,3.,4]今天,严重登革热主要影响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它是这些国家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将登革热列为2019年全球健康的十大威胁之一。 [5]
最初的登革热感染可能无症状(50%-90%), [6]可导致非特异性发热性疾病,或可产生经典登革热(DF)的症状复合。经典登革热的特征是迅速出现高热、头痛、眶后疼痛、全身弥散性疼痛(肌肉和骨骼)、虚弱、呕吐、喉咙痛、味觉改变和离心性黄斑丘疹,以及其他表现。这种疼痛的严重程度导致人们用骨折热来描述登革热。
一小部分曾感染过一种登革热血清型的人在感染另一种登革热血清型后出现出血和内皮渗漏。这种综合征被称为严重登革热(世卫组织于2009年重新分类,以前称为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
严重登革热也被称为登革血管病。这些患者的血管渗漏导致血液浓缩和浆液积液,并可导致循环衰竭。再加上严重的出血性并发症,可导致休克综合征,这比出血本身造成的死亡风险更大。 [7]
登革病毒的传播一般有两种模式:流行性登革和高流行登革。当登革病毒作为涉及单一病毒株的孤立事件传入一个地区时,就会发生流行性登革热传播。如果病媒和易感的儿童和成人宿主数量足够多,就会发生爆发性传播,感染发生率为25-50%。蚊虫控制工作、天气变化和群体免疫有助于控制这些流行病。传播似乎开始于城市中心,然后传播到该国其他地区。 [8]这是非洲和南美洲部分地区、病毒重新出现的亚洲地区以及小岛屿国家目前的传播模式。在这些流行病传播期间,前往这些地区的旅行者感染登革热的风险增加。
高流行登革热传播的特点是在一个地区持续传播多种病毒血清型,而该地区经常存在大量易感宿主和有能力的病媒(有或没有季节变化)。这是全球传播的主要模式。在登革热高流行地区,抗体流行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大多数成年人具有免疫力。高流行病学传播似乎是登革出血热的一个主要风险。前往这些地区的旅行者比前往仅经历流行病传播的地区的旅行者更有可能被感染。 [9]
由于登革热的体征和症状是非特异性的,尝试通过血清诊断、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或培养在实验室确认登革热感染是重要的。血清诊断是根据配对的IgG或IgM标本中抗体效价的升高进行的。结果取决于是原发性感染还是继发性感染(见症状和检查)。登革热在美国是一种需要报告的疾病;已知或疑似病例应向公共卫生当局报告。
登革热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用止痛剂、适当的补液和卧床休息的支持性护理通常就足够了。严重登革热的成功治疗需要血管内容积置换,并密切注意液体管理和积极治疗出血。重症监护病房适合重症患者(见治疗)。
历史背景
已知最早的登革热类疾病文献出现在中国症状百科在秦朝(公元265-420年)。这种疾病被称为“水毒”,与水附近的飞虫有关。
最早有记录的疫情
历史上一直有与登革热相一致的发热疾病的暴发记录,第一次暴发是在1635年的西印度群岛。
在1779-1780年,第一次确认和报告的登革热疫情几乎同时发生在亚洲、北美和非洲。1789年,美国内科医生本杰明·拉什(Benjamin Rush)发表了一篇关于1780年费城可能发生的登革热流行的报告。拉什创造了骨折热这个术语来描述他的一个病人报告的强烈症状。
19世纪20年代早期,东非爆发了一场类似登革热的流行病,斯瓦希里语称之为,Ki denga pepo(“这是一种精神的突然超越”)。这个词的英文版本是“花花公子热”(Dandy fever),用于描述1827年至1828年在加勒比海爆发的疫情,在西班牙的加勒比殖民地,这个词被改成了“登革”(登革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分配增加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登革热可能每10-30年暴发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社会经济混乱导致登革热病毒和有能力的病媒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加剧。1953年在马尼拉描述了现代第一次登革出血热流行。在那之后,登革热的爆发变得更加常见。
形成了一种模式,即登革热流行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并与偶尔发生的登革出血热病例有关。随后,每隔几年就会发生登革出血热流行。最终,每年都发生登革出血热流行,大约每3年发生一次大暴发。随着登革热传播到新的地区,这种模式已经重复出现。
虽然最初的流行病发生在城市地区,但登革热传播的增加涉及亚洲和拉丁美洲的郊区和农村地区。唯一没有登革热传播的大陆是欧洲和南极洲。20世纪50年代,有9个国家报告了登革热疫情;目前,地理分布包括全球100多个国家。其中一些国家以前没有报告登革热,许多国家20年来没有报告登革热。
登革热传播从东南亚蔓延到周边的亚热带和热带亚洲国家、中国南部和台湾南部、印度次大陆和斯里兰卡,并沿着岛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几内亚、澳大利亚东北部和几个太平洋岛屿,包括塔希提岛、帕劳岛、汤加和库克群岛。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印度、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报告了高流行病学传播。登革热继续扩大其传播范围。
在美洲,登革热在战后很罕见,因为伊蚊通过协调的病媒控制努力,该区域大部分地区已消灭了蚊子。出于对环境的考虑,系统喷洒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停止了。到了20世纪90年代,一个蚊蚊子在大多数已被消灭的国家重新孳生。
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库克岛、斐济、马来西亚和瓦努阿图向世卫组织报告的登革热病例增加,这些国家在沉寂10年后暴发了登革热血清型3 (DENV-3)疫情。2015年,菲律宾(16.9万例)、马来西亚(11.1万例疑似病例)和巴西(150万例)报告了登革热的大规模暴发。印度德里经历了自2006年以来最严重的疫情。
DENV-1和DENV-2
血清型登革热(DENV-1)最早于1943年在法属波利尼西亚和日本报告,随后是夏威夷。 [10]1977年,DENV-1被引入古巴的一个主要易感人群。血清调查显示,44%以上的人口受到感染,仅报告有轻微疾病。美洲的第一次登革出血热流行于1981年在古巴发生,涉及2型登革热(DENV-2),儿童和成人中有数十万例登革病例,24 000例登革出血热病例,10 000例登革休克综合征病例,据报告有158人死亡。
1997年,亚洲基因型DENV-2被重新引入,登革休克综合征和登革出血热仅在1977年曾感染DENV-1的成年人中出现。在初次感染DENV-1 20年后感染DENV-2的患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高于间隔4年感染DENV-1的患者。
来自其他国家的数据支持这一发现,即继发性登革热感染的严重程度似乎随着感染间隔的延长而加剧。 [11,12]自那时起,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病例逐渐增加。
美国
1986年,美国首次明确发现登革热的地方传播发生在德克萨斯州。据信,病毒携带者从墨西哥越境而来;当地病媒人群随后被感染。从那时起,德克萨斯州和夏威夷都报告了季节性本地感染。
2001-2002年,夏威夷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第一次登革热爆发。此次暴发涉及DENV-1的两种变种,由一个排.主要影响年轻人和成年人的122例登革热病例在毛伊岛、瓦胡岛和考艾岛缓慢传播。疫情溯源至来自塔希提岛的感染病毒的游客,当时塔希提岛正在经历严重的感染爆发。2015年,夏威夷报告了超过6.5万例病例,2016年报告了持续传播。
两个有能力的载体,一个蚊而且蚊,目前在美国西南部和东南部的一些地区季节性丰富,包括德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马州、乔治亚州和佛罗里达州中南部。一个蚊在北卡罗来纳州、南卡罗来纳州、田纳西州、阿肯色州、马里兰州和新泽西州的部分地区也有零星报告。的范围一个排几乎向北延伸到五大湖。
据报道,一名63岁的妇女于2012年死于新墨西哥州或德克萨斯州获得的登革热并发症,这表明美国可能没有充分认识到这种疾病是可能致命的急性发热性疾病的来源。该患者最初被诊断为西尼罗病毒,但死后骨髓活检显示存在登革病毒。 [13,14]
此外,该患者的记录显示,她符合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病例定义,这是一种高炎症综合征,有时与登革热有关,在本例中是死亡原因。
欧洲
登革热在欧洲联盟和欧洲大陆没有自然发生,因为这些地区没有适当的病媒人口,不允许从其他国家返回的病毒携带者进一步传播登革热。然而,登革热确实在欧盟成员国的若干海外领土发生。近几十年来,在长期外派人员、援助人员、军事人员、移民和从热带和亚热带返回的旅行者中感染登革热的报告不断增加。2010年,法国和克罗地亚报告了当地传播。2012年在马德拉发生了另一次疫情,有2000多例病例。
据信导致登革热传播的因素包括:
-
人口爆炸式增长
-
无规划的城市人口过剩,公共卫生系统不足
-
死水和病媒控制不良
-
病毒进化
-
增加国际娱乐、商务和军事旅行到流行地区
必须解决所有这些因素,以控制登革热和其他蚊媒感染的传播。据信,无计划的城市化对个别国家的疾病扩大影响最大,而旅行对全球传播的影响最大。 [6,8,9,12,15]
Liu-Helmersson等人(2016)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登革热传播的持续时间和强度都有所增加。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水平的增加,作者预测,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变化将更快发生。 [16]
旅游监测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地球哨兵旅行医疗提供商网络已经证明,在从非洲以外的热带地区返回的旅行者中,登革热比疟疾更常被诊断出来。这种定点旅行监测可加强全球和国家公共卫生监测。更近期的研究没有支持早期的一种观点,即气候变化也直接导致了传播的增加。 [11,9,12]
病理生理学
登革热是一种蚊媒病毒性疾病,由登革热病毒四种密切相关但抗原不同的血清型中的一种引起,即血清型DENV-1至DEN-4。 [17]感染一种登革热血清型可获得终身的同型免疫和短暂的部分异型免疫(2年),但每个人最终可被所有4种血清型感染。几种血清型可在流行病期间流通。
伊蚊
登革病毒通过受感染女性的叮咬传播伊蚊(亚属埃及伊蚊)蚊子。 [18]雄性和雌性都需要花蜜作为能量。雌性需要一顿血作为卵子发育所需蛋白质的来源。在全球范围内,埃及伊蚊是登革热感染的主要高效蚊虫媒介,但亚洲虎蚊,白纹伊蚊,及其他伊蚊物种也能以不同程度的效率传播登革热(见下图)。
伊蚊蚊子种类已经很好地适应了人类的居住环境,它们经常在人类丢弃的旧轮胎或其他小容器中发现的少量死水中繁殖。甚至一个装满水的瓶盖也能起到孵化和孵化的作用伊蚊鸡蛋。鸡蛋可以在干燥的时期存活下来,当暴露在水中时就会孵化。人类是首选的宿主。
女伊蚊蚊子白天捕食。它们通常在脖子后面和脚踝处进行无害的咬伤,在吸血期间很容易受到干扰,导致它们继续在另一个人身上完成一顿饭,使它们成为有效的带菌者。通常情况下,整个家庭在24到36小时内都受到感染,可能是由一只受感染蚊子的叮咬引起的。
传输主机
人类是登革热的主要宿主。非洲和亚洲的某些非人灵长类动物也作为宿主,但不会发展成登革出血热。当蚊子以病毒携带者为食时,就会获得这种病毒。血液中含有登革病毒的人可在发热期开始前1天将病毒传播给蚊子。患者通常在随后的4-5天(最多12天)内保持传染性。
如果蚊子立即叮咬另一个宿主,就会传播登革热。此外,病毒在蚊子唾液腺内复制8-12天后(外部潜伏期)就会传播。这种病毒不会对蚊子产生不良影响。蚊子在其剩余的生命中仍会被感染。的寿命一个蚊通常为21天,但从15天到65天不等。登革病毒在蚊子中的垂直传播已有记录。 [19]鸟的蛋伊蚊蚊子能忍受长时间的干燥,据报道长达1年,但在低于10°C的温度下就会被杀死。已经报告了登革热垂直传播的罕见病例。此外,已经发表了通过针刺伤进行人际传播的罕见报告。 [20.]
一旦接种到人类宿主体内,登革热的潜伏期为3-14天(平均为4-7天),同时病毒在目标树突状细胞中复制。靶细胞的感染,主要是网状内皮系统的靶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肝细胞和内皮细胞, [21,22,23,24]导致免疫介质的产生,其作用是形成对初始和后续病毒感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的数量、类型和持续时间。 [21,25,26,27,28,29,30.]
登革病毒感染通常不明显。在大多数病例中,特别是15岁以下的儿童,患者无症状或有持续5-7天的轻度未分化发热性疾病。典型登革热主要发生在无免疫力、非土著的成人和儿童中,通常具有自限性。恢复通常需要7-10天。严重登革(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通常发生在第二次登革感染的第三至第7天左右,发生在事先对异源登革病毒血清型有主动或被动(母亲)获得性免疫的人。
登革热
登革热表现为与许多其他病毒和细菌疾病相似的非特异性方式。发烧通常在发病的第三天开始,持续5-7天,随着病毒血症的停止而减弱。发烧可达41摄氏度。有时,儿童更常出现退烧一天后复发的情况,这种模式被称为鞍背热;然而,这种模式在登革出血热中更常见。
白细胞减少、发热期末期淋巴减少和血小板减少是登革热的常见症状,据信是由病毒对骨髓前体细胞的直接破坏作用引起的。由此产生的活跃的骨髓病毒复制和细胞破坏被认为是引起骨痛的原因。大约三分之一的登革热患者可能有轻微的出血症状,包括瘀点、牙龈出血和止血带试验阳性(2.5 X 2.5 cm面积上有20个瘀点)。登革热很少致命。
严重登革(登革出血热)
重症登革热发生的频率比登革热低,但临床表现更明显。在亚洲的大部分地区,重症登革热最初被描述为一种儿童疾病。然而,在美洲以及最近在台湾报告的重症登革热在所有年龄层的分布是均等的。
严重登革热通常始于登革热的最初表现。急性发热性疾病(温度≤40°C),如登革热,持续约2-7天。然而,在严重登革热患者中,再次出现发热,形成双相或鞍背热曲线。
伴随双相热,重症登革患者有进行性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压积增加(比基线绝对升高20%)和低白蛋白(休克前血液浓缩的迹象)、更明显的出血表现(50%的患者止血带试验阳性)和进行性积液(胸膜或腹膜)。淋巴细胞增多症,常伴有非典型淋巴细胞,常在退热期或休克发作前发生。在急性肝炎患者中,转氨酶水平可能轻度升高或出现数千个与肝肿大相关的转氨酶水平。低纤维蛋白原和高纤维蛋白分裂产物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征象。会发生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循环衰竭。
重症登革热的主要特征是血浆渗漏。血浆渗漏是由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的,可表现为血浓,以及胸腔积液和腹水。出血是由毛细血管脆弱和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可能表现为各种形式,从皮肤点状出血到危及生命的胃肠道出血。
肝损伤表现为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升高,白蛋白水平低,凝血参数紊乱(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31,32]在致死性登革肝炎患者中,90%以上的肝细胞和库普弗细胞中显示感染,细胞因子反应(肿瘤坏死因子[TNF] - α,白介素[IL] -2)极低。这与fatal相似黄热病而且埃博拉病毒感染. [31]
顾名思义,严重登革休克本质上是登革出血热,并发展为循环衰竭,随之而来的是低血压、脉压窄(< 20毫米汞柱),如果不及时治疗,最终是休克和死亡。出现循环衰竭症状后8-24小时可发生死亡。临危休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体温过低、腹痛、呕吐和烦躁不安。
继发感染
严重登革热的免疫病理仍不完全清楚。发展为严重登革热的大多数患者之前曾感染过一种或多种登革热血清型。当一个人感染了另一种血清型(即继发感染)并产生低水平的非中和性抗体时,这些针对2种表面蛋白(前体膜蛋白和包膜蛋白)中的1种的抗体,被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Fc受体结合时,被认为不能中和病毒,而是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这导致更多的病毒进入带有IgG受体的巨噬细胞,允许未经检查的病毒复制与更高的病毒滴度,增加细胞因子的产生和补体激活,这种现象称为抗体依赖性增强。 [33,34]
受影响的巨噬细胞释放血管活性介质,增加血管通透性,导致血管渗漏、低血容量和休克。这种机制,连同个体宿主和病毒基因组变异,在发病机制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患有登革热的母亲所生的婴儿,由于来自母亲的登革热中和igg减弱,也被认为有加重疾病的风险。 [33,34]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t细胞免疫病理可能发挥作用,增加t细胞激活和凋亡。有症状的继发性登革热感染中,在发烧后1-2天记录到干扰素浓度增加。 [35]细胞因子的激活,包括TNF- α、TNF受体、可溶性CD8和可溶性IL-2受体,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21]
古巴的研究表明,储存的血清样本分析显示,随着DENV-1感染间隔的增加,DENV-2交叉反应中和抗体逐渐丧失。 [28]此外,某些登革热毒株,特别是DENV-2毒株被认为毒性更强,部分原因是与DENV-2有关的登革出血热流行比与其他血清型有关的更多。
加入血小板激活抑制剂前列环素后,denv -2激活的血小板被大量吞噬。 [36]
最近的几项研究调查了登革热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实验室和人体研究表明,血小板活化和耗竭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在发烧的第4天血小板急剧下降。在这些活化的血小板中发现了大量登革病毒基因组拷贝。在这些血小板表面也发现补体C3和IgG结合增加。除了血小板激活外,登革热感染还被发现激活细胞凋亡的固有途径,导致表面磷脂酰丝氨酸暴露增加,线粒体耗损,caspase 3和9激活。 [37]
病因
登革病毒(DENV)是一种单链RNA病毒(约11个碱基长),具有二十面体核衣壳,被脂质包膜覆盖。该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类型特异性病毒为黄热病.
登革热病毒有4种相关但抗原不同的血清型:DENV-1、DENV-2、DENV-3和DENV-4。对森林型菌株的遗传研究表明,这4种血清型从大约1000年前灵长类种群的一个共同祖先进化而来,而这4种血清型分别在500年前的亚洲或非洲出现在人类城市传播周期中。 [6,38]阿尔伯特·萨宾在1944年创造了这些病毒。每个血清型已知有几个不同的基因型。病毒基因型和血清型以及不同血清型的感染顺序似乎影响疾病的严重程度。
生活在热带流行地区(或温暖潮湿的气候,如美国南部),病媒蚊子在那里大量繁殖,是感染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17,39,40,41,42]规划不良的城市化加上全球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使蚊子和人类宿主的距离非常近。航空旅行的增加很容易使传染病在人群之间传播。
流行病学
美国统计数据
在美国,每年报告的100-200例病例中,登革热主要发生在从流行传播地区返回的旅行者中。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2006-2008年期间,美国平均报告了244例确诊和可能与旅行相关的登革热病例。 [43]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报告说,在过去20年里,返回美国的旅客中登革热病例稳步增加,登革热已成为从加勒比、南美洲和亚洲返回的美国旅客急性发热性疾病的主要原因。 [44]
登革热曾在美国东南部流行,有可能再次出现。登革热的主要媒介蚊子,一个蚊在美国南部和东南部发现,与蚊,1985年引入的一种效率较低的病媒物种。一个蚊在佛罗里达南部全年繁殖。
大多数美国公民的登革热病例发生在波多黎各、美属维尔京群岛、关岛和萨摩亚。自2015年以来,波多黎各经历了几次季节性疫情,8月至11月期间发生了更严重的传播。佛罗里达州最后一次登革热流行(在坦帕和迈阿密地区)发生在1934-1935年,迈阿密135,000人口中估计有15,000人受影响。美国东南部最近一次有记录的流行病发生在1945年的路易斯安那州。1998年,德克萨斯州拉雷多也发生了登革热疫情。然而,2009-2010年,登革热在佛罗里达州再次出现,基韦斯特出现了27例当地感染病例。 [44]此次暴发的首例病例是在从基韦斯特访问返回纽约后确诊的。这说明了登革热流行地区以外的医生对登革热的认识的重要性。2013年,佛罗里达州马丁县报告了23例病例。在那一年里,从不同国家输入到佛罗里达州的病例有120例。 [45]自2010年1月以来,登革热一直是美国一种需要报告的疾病。 [44]
国际统计数据
过去几年来,登革热的总体发病率以及登革热的爆炸性爆发急剧增加。较早的数据显示,估计全世界发生5000万至1亿例登革热病例和50万例登革出血热病例,其中2.2万人死亡(主要是儿童)。 [46,47,48]2015年,世卫组织成员国的官方数据报告了320多万例病例,其中仅美洲就有235万例,包括1.02万例严重登革热病例和1181例死亡。一项研究估计,每年约发生3.9亿例登革热感染(95%可信区间;2.84 - 5.28亿),其中9600万临床表现。 [49]估计有25 - 30亿人(约占世界人口的40%-50%)面临感染登革热的风险。最近的估计发现,全世界有128个国家面临登革热感染的风险,其中包括36个曾经被列为无登革热国家的国家。 [50]唯一没有经历登革热传播的大陆是南极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登革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蚊媒病毒性疾病。在过去50年里,全球登革热发病率增加了30倍。 [48]仅在美洲,发病率就从1995年的25万例登革热和7 000例登革出血热上升到2007年的89万多例登革热和26 000例登革出血热。
世界上已知最大规模的登革热流行发生在1981年的古巴,有116 000多人住院,一天内报告的病例多达11 000例。通过联系ProMed列表服务,可以监控当前的疫情owner-promed@promedmail.org。
自2000年以来,至少8个以前没有登革热的地区报告了疫情,包括尼泊尔、不丹、澳门、香港、台湾、 [51]马达加斯加,加拉帕戈斯群岛,复活节岛。泛美卫生组织报告说,2007年是美洲自1985年以来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病例数量最多的一年(918 495例)。
东南亚
目前,登革出血热是许多东南亚国家儿童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印度尼西亚报告了大多数登革出血热病例。亚洲的3项监测研究报告显示,感染患者的年龄在增加,死亡率在增加,这对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项针对泰国儿童的5年前瞻性研究调查了儿童登革热感染对当地人口的相对经济负担。大多数因登革热而损失的残疾调整生命年是由于未住院的儿童长期患病造成的。感染血清型似乎是daly丢失的决定因素,其中DENV-2和DENV-3分别占30%和29%。登革热疾病的平均费用明显高于其他发热性疾病。 [52]
自1982年以来,新加坡50%以上的死亡发生在15岁以上的人身上。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和省级地区的青壮年在受感染患者中所占比例较大。在孟加拉国2000年流行期间,高达82%的住院患者是成年人,所有死亡都发生在5岁以上的患者中。
非洲
非洲登革热流行病学的特征较差。埃及伊蚊存在于中东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部分地区。登革热出现在非洲大陆的19个国家。1993年科摩罗发生流行病,估计有60 000人感染登革热。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所有4种登革热血清型都在非洲大陆流行,但非洲没有发生重大的登革出血热流行。这可能是由这些群体的遗传因素造成的。
南美
在南美洲北部国家存在所有4种登革热血清型的高流行。巴西(2002年70万例)、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报告的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病例最多,全年发生低水平传播,但大多数发生在流行传播期间。自1970年代以来,加勒比地区登革热暴发的频率和严重程度都有所增加。2005年和2006年在波多黎各、美属维尔京群岛、多米尼加共和国、巴巴多斯、库拉索岛、古巴、瓜德罗普岛和马提尼克岛报告了严重的登革热疫情。
种族、性别和年龄相关的人口统计数据
登革热的分布是由地理位置决定的。登革热影响所有种族。一些非洲和海地的数据表明,在登革热流行期间,相对缺乏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这表明这些人群可能对该病毒具有遗传优势。这值得进一步研究。
一项针对六个不同亚洲国家登革热发病率的研究报告称,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作者推测,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不同的性别角色和随之而来的暴露风险差异造成的。 [53]
登革热影响所有年龄段的人。然而,小于15岁的儿童通常只表现为一种非特异性的、自限性的发热性疾病。在流行地区,成年人的高流行率可能会限制暴发到儿童。
在登革热高度流行的东南亚,登革出血热通常影响15岁以下的儿童。然而,在登革热日益高度流行的美洲,登革出血热没有表现出年龄偏好。
预后
登革热是一种典型的自限性疾病,死亡率低于1%。在接受治疗时,登革出血热的死亡率为2-5%。如果不及时治疗,登革出血热的死亡率高达50%。幸存者通常痊愈而无后遗症,并对感染血清型产生免疫力。
与严重登革热相关的死亡率因国家而异,从12%到44%不等。在1997年古巴的一次流行病中,符合严重登革热标准的患者死亡率约为6%。与登革热有关的死亡率不到1%。1997年古巴流行病的数据表明,每有一例临床明显的登革热病例,就有13.9例登革热感染病例因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而未被发现。
2005年,新加坡对14,209名患者的一项研究发现,有用的死亡预测指标包括以下几点 [54]:
-
非典型介绍
-
显著共病
-
异常的血清标志物(包括白蛋白和凝血研究)
-
继发性细菌感染
影响疾病严重程度的因素包括:
-
病人的年龄
-
怀孕
-
营养状况
-
种族
-
不同登革热血清型的感染序列
-
病毒基因型
-
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范围
登革病毒感染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很罕见,但可能包括以下情况:
-
心肌病
-
癫痫,脑病和病毒性脑炎
-
肝脏损伤
-
抑郁症
-
肺炎
-
虹膜炎
-
睾丸炎
-
卵巢炎
在20-30%的登革出血热病例中,患者会出现休克,称为登革休克综合征。在全世界范围内,15岁以下儿童占登革出血热患者的90% [46];然而,在美洲,登革出血热在成人和儿童中都有发生。
尽管登革热在全球范围内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虫媒病毒性疾病,但评估其经济影响的文献相当稀少,而且有一些相互矛盾的发现。最近的一项专家小组评估和在美洲进行的两项研究建议进行更多的研究,以填补重要的信息空白,包括疾病结果和关于疾病负担的准确统计数据,以便更好地为今后的控制和预防决策提供信息。 [55,56,57]
一项针对泰国儿童的5年前瞻性研究调查了儿童登革热感染对当地人口的相对经济负担。大多数因登革热而损失的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s)是由于未住院的儿童长期患病所致。感染血清型似乎是daly损失的主要决定因素,其中DEN-2和DEN-3占59%。登革热疾病的平均费用明显高于研究的其他发热性疾病。 [52]
一项前瞻性研究检查了8个国家的1695名儿童和成人患者感染登革热的直接和间接成本。门诊患者平均患病时间为11.9天,住院患者平均患病时间为11天。住院的学生少了5.6天的上课时间。工作人员损失了9.9个工作日。住院病例的总平均费用增加了一倍多(1394国际美元[I美元])。由于每年平均发生59.4万例病例,估计总经济成本至少为5.87亿伊兰特,这还不包括少报疾病和登革热监测和病媒控制费用。这是低收入国家的一个重大全球经济负担。 [57]
-
绘制埃及伊蚊。由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提供。
-
白纹伊蚊。由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提供。
-
2000年登革热的全球分布情况。由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提供。
-
2003年登革热的全球分布情况。由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提供。
-
2005年登革热的全球分布情况。由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提供。
-
世界各区域登革热感染率不断上升。由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组织)提供。
-
登革热传播周期。由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提供。
-
1970年灭蚊计划后,埃及伊蚊在美洲的重新繁殖(左)和2002年最近的分布(右)。由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提供。
-
患有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的儿童可能出现严重的低血压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就像这位重症儿科ICU患者一样。晶体液复苏和标准的DIC治疗对儿童的生存至关重要。
-
毛细血管再充盈延迟可能是血管内容量耗尽的第一个迹象。低血压通常是儿童的晚期症状。这个孩子的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为6秒,比正常情况下的2秒延迟了很多。
-
早期凝血障碍的迹象可能很微妙,就像愈创木酸试验对大便隐血呈阳性一样。应对怀疑感染登革病毒的所有患者进行此项检测。
-
埃及伊蚊。维基媒体共享(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Aedes_aegypti.jpg;作者穆罕默德·马赫迪·卡里姆)。
-
全球登革热风险地图。频繁或持续的风险=频繁爆发或持续传播。零星或不确定的风险=可变和不可预测的风险,国家一级的数据无法获得。由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提供(https://www.cdc.gov/dengue/areaswithrisk/around-the-worl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