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假醛固酮增多症(PHA)包括一组电解质代谢紊乱,其特征是肾小管对醛固酮的作用无反应或抵抗。它表现为血钾过高,代谢性酸中毒,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容量耗尽或高容量;肾盐消耗或保留;低血压或高血压;肾素和醛固酮水平升高、正常或偏低,可在导致该综合征的各种情况下观察到。
自原发性PHA首次被描述以来,又进一步细分为典型的PHA I型(PHA-I)和PHA II型(PHA-II),也称为戈登综合征或氯离子分流综合征。PHA-I本身已被认为是一种异质性综合征,包括至少2个临床可识别的实体,或肾脏或多个靶器官缺陷(MTOD)。儿童早期高钾血症,或肾小管性酸中毒(RTA) IV亚型5,是PHA-I肾型的变体。
PHA-II是一种罕见的家族性肾小管缺陷,以低肾素和醛固酮水平的高血压和高钾代谢性酸中毒为特征。Paver和Pauline在1964年首次报道了PHA-II, [1]虽然它是戈登,戈登在1970年首先将其作为一种新的临床实体。 [2]除了戈登综合征外,PHA-II还包括所谓的青少年高钾综合征。
大多数具有PHA-II的个体的分子基础与WNK1或WNK4功能缺失突变有关。 [3.,4,5,6,7]WNKs是一个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与所有其他蛋白激酶相比,它具有不寻常的催化赖氨酸位置。WNK1或WNK4调节远端肾元及其他上皮的氯离子共转运体。
下表总结了PHA-I和PHA-II的特征。除了两种原发性PHA外,还描述了一种获得性或继发性PHA。
表格原发性假醛固酮增多症的特点(I型和II型)(在新窗口中打开表)
细节 |
PHA I型 |
PHA II型 |
|||
肾病 |
mtod pha-i |
儿童早期血钾过高 |
PHA-II |
||
同义词 |
典型的婴儿期PHA,面颊和佩里综合征,常染色体显性PHA- i,亚型4 rtaiv |
常染色体隐性PHA-I |
亚型5 RTA IV |
青少年高钾综合征,Spitzer-Weinstein综合征,亚型3 RTA IV |
戈登综合征,耐矿化性抗性高钾血症,氯化物分流综合征 |
年龄 |
新生儿期、婴儿期 |
新生儿期、婴儿期 |
婴儿期、儿童期 |
童年 |
成年 |
器官 |
肾脏 |
肾,汗腺,唾液腺,结肠 |
肾脏 |
肾脏 |
肾脏 |
遗传学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零星的 |
常染色体隐性,零星 |
未知 |
未知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零星的 |
机制 |
杂合的高钙突变(可能) |
含ENaC的器官中有缺陷的钠转运 |
醛固酮受体数量或功能的成熟障碍 |
氯分流 |
氯分流 |
血清钾 |
高的 |
高的 |
高的 |
高的 |
高的 |
酸化 |
现在 |
现在 |
现在 |
现在 |
现在 |
血清钠 |
正常或低 |
正常或低 |
普通的 |
普通的 |
普通的 |
PRA * |
高的 |
高的 |
正常或高 |
正常或低 |
低 |
醛固酮 |
高的 |
高的 |
正常或高 |
正常或低 |
低 |
血容量 |
NormoveLemia,低钙血症 |
NormoveLemia,低钙血症 |
血量正常 |
过度血型血症 |
过度血型血症 |
血压 |
正常或低 |
正常或低 |
正常或低 |
正常或低 |
正常或低 |
肾小球滤过率(GFR) |
普通的 |
普通的 |
普通的 |
普通的 |
普通的 |
盐浪费 |
肾 |
肾,汗腺或唾液腺,结肠 |
缺席 |
缺席 |
缺席 |
高钙尿 |
现在或缺席 |
缺席 |
缺席 |
现在 |
现在 |
治疗 |
补充钠,k结合树脂 |
高Na,低k饮食,k结合树脂,氢氯噻嗪 |
碳酸氢钠,k结合树脂 |
膳食钠限制,氢氯噻嗪 |
膳食钠限制,氢氯噻嗪 |
预后 |
2岁时就长不出来了 |
终身治疗 |
5岁时就长不出来了 |
终身治疗 |
终身治疗 |
*血浆肾素活性。 ENaC =上皮钠通道;GFR =肾小球滤过率;高钙=矿皮质激素受体基因;PHA = pseudohypoaldosteronism;RTA =肾小管酸中毒。 |
病理生理学
肾PHA-I(包括儿童早期高血钾变体)可能是由于醛固酮受体数量或功能的成熟障碍。这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与人类矿皮质激素受体基因(高钙)在众多的胶质和散发病例中。
在MTOD PHA-I中,还涉及其他器官,包括汗腺、唾液腺和结肠。最基本的异常是上皮钠通道(ENaC)的α或β亚基功能突变的丧失,导致含有该通道的许多器官(如肾、肺、结肠、汗腺和唾液腺)的钠转运缺陷。 [8]
离子通道的Degenerin /上皮钠通道(DEG / ENAC)超家族的嗜睡敏感构件包括3个同源单位(α,β,γ),并且在衬里的上皮细胞的顶端膜中表达,结肠和远端肾。ENAC在TRANSEPITHELIAL钠和液体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这些儿童的肾素和醛固酮过高状态是持续的细胞外液(ECF)容量耗尽的结果,而不是由于外周对矿皮质激素的抵抗。
II型PHA的主要异常被认为是肾脏钾分泌机制的特定缺陷,它限制了钾尿反应,但没有限制矿皮质激素的钠和氯的再吸收作用。在PHA-IIB和IIC中,这种缺陷涉及远端肾元中WNK1或WNK4激酶功能的缺失。 [3.,5,6,7]Wnk4专门在远端肾上表达,而WNK1在最偏振上皮的功能(肝胆管管道内腔,胆囊,胰管,附睾,汗水管和结肠隐窝)。
这些激酶调节远端肾上的噻嗪敏感性Na-Cl Cot转发器(NCCT)。具体而言,WNK1或WNK4中的功能突变消除了NCCT的WNK调节,导致导致PHA-II的不诱导的NCCT活性。
早期的研究涉及近端和管状缺陷。增强了远端肾的氯化物吸收,提出了主要异常;因此,提出了名称氯化物分流综合征。这种增加了氯化物的远端肾的再生厌恶,反过来限制了钠依赖性和宁环状依赖性电压,这是钾和氢离子分泌的驱动力,导致高钾血症和酸中毒。
氯化钠的重吸收增加导致高氯血症,伴随体积扩张和高血压。 [9]体积扩张导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从而导致低肾素血症。有证据表明氯化钠重吸收增强发生在钾分泌部位近端的几个肾元段(即近端小管的近端和Henle袢的增厚上行肢的近端)。
一种解释该综合征中肾小管缺陷的替代机制是尿道前列腺素代谢物,肾前列腺素合成产物的异常低。噻嗪类敏感NCCT基因中的突变被排除为原因。
其他作者继续推测戈登综合征可能是由于布美他尼敏感的Na-K-Cl共转运体活性的普遍增加;然而,这种可能性尚未得到评估。在对心房利钠肽(ANP)输注缺乏反应的基础上,有人提出,由于遗传性对利钠因子的作用不敏感,导致近端小管重吸收增加;然而,其他作者并没有证实这一过程。
病因
肾脏PHA-I似乎以常染色体显性模式遗传,表达可变。许多儿童被发现在人类矿物皮质激素受体基因(NR3C2;乐队4 q31.1)。常染色体显性PHA-I是由矿皮质激素受体基因杂合突变(NR3C2人类# 600983)。肾原醛表型是由于MR的单倍不足(2个功能等位基因中的1个缺失)或突变MR对野生型MR活性的负显性影响。 [10.]尽管许多情况似乎是散发性的,但在一些明显无症状的父母中发现了升高的血浆醛固酮水平。
MTOD PHA-I很可能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母之间的亲缘关系发生率很高,外显率也各不相同。大多数被研究的亲族在上皮钠通道(ENaC)的3个亚基,α (α), β (β)或γ (γ)的任何基因中都有功能缺失突变。常染色体隐性phai可由编码ENaC亚基的3个基因中的任何一个的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引起:α亚基(SCNN1A, OMIM# 600228), β亚基(SCNN1B,OMIM#600760)或γ亚基(SCNN1G,omim#600761)。
这种形式的PHA患者有ENaC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两种等位基因表达异常蛋白。也有人提出了零星病例,这些病例被认为是由单基因多态性引起的,单基因多态性不会导致负盐平衡,但在一起可能会负相互作用。
PHA-II是一种遗传异质性的疾病。它被分为PHA-II A到E类型,代表不同的遗传模式和不同的受影响基因。phai - iia已被定位到1q31-q42, phai - iib是由突变引起的wnk4.phai - iic基因17q21 (OMIM # 601844), phai - iic是由在wnk1.phai - iid是由12p13基因(OMIM # 605232)的突变引起的KLHL3phai - iie是由5q31基因的突变(OMIM # 605775)引起的CUL3基因(OMIM# 603136)在2q36上表达。 [11.]
继发性PHA局限于肾脏,曾在患有阻塞性尿路病的婴儿和儿童中被描述,尿路感染,细胞间隙性肾炎,镰状细胞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淀粉样变、新生儿髓样坏死,以及一些患有单侧肾静脉血栓形成的婴儿。在多发性骨髓瘤和肾移植患者中也有报道。肾小管损伤被认为是这些疾病中醛固酮反应减弱的原因。
药物可损害肾素或醛固酮的合成或引起矿皮质激素抵抗。可导致PHA的药物包括:
-
环氧合酶抑制剂(例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这些药物会由于抑制肾素释放而导致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
-肾上腺素能拮抗剂-这些药物改变钾的分布,干扰肾素醛固酮系统,导致高钾血症
-
肝素-肝素抑制醛固酮合成酶,并引起高钾血症作为醛固酮合成受损的结果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II的形成,可导致高钾酸中毒的低醛固酮症
-
保钾利尿剂(如阿米洛利、曲姆特利和螺内酯)——这些药物损害远端钾分泌;螺内酯可拮抗醛固酮的作用,阿米洛利和曲姆蝶烯可直接关闭集管细胞腔膜内的钠通道
-
甲氧苄氨嘧啶
-
环孢素A -环孢素抑制钠活化和钾活化的基底外侧腺苷三磷酸酶,从而降低细胞内钾
由于高钾血症的风险,这些药物应谨慎使用肾小管间肾炎,肾功能温和至中度损害和糖尿病肾病患者。
流行病学
由于1958年的肾病-i的第一个描述,因此在文献中报道了70多种这种盐浪费综合征。 [12.]这种情况也被称为面颊和佩里综合征或典型的婴儿PHA,是PHA- i最常见的形式。儿童早期肾PHA-I高血钾变异型是儿童RTA IV型最常见的亚型,在男性和女性中发病率相同。偶尔会有几个兄弟姐妹受到影响。
MTOD PHA-I在几个亲族中已被报道。PHA-II是罕见的。继发性(获得性)PHA也很少见,但在临床实践中可能发生得更频繁。
肾PHA-I只发生于新生儿和婴儿,通常随年龄增长而改善。儿童早期高钾血症发生于婴儿和幼儿,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相同。MTOD PHA-I发生于新生儿和婴儿,但持续到成年。PHA-II发生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人。虽然这种缺陷在出生时就存在,但通常要到青春期才被诊断出来。继发性PHA可发生在任何年龄。
预后
肾PHA-I患者可能在出生后早期和整个生命的前2周出现严重症状,或者他们可能无症状。这种疾病往往是短暂的,年龄大于2岁的患者症状会消失。在婴儿期肾小管成熟时,尿盐损耗逐渐减少。大一点的儿童可能无症状与正常的盐摄入量,但血浆醛固酮仍然升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浆肾素活性(PRA)降至正常水平。
成年患者PHA-I具有常规血清电解质而无需盐补充,但可能更容易受到压力下的电解质扰动。血浆醛固酮水平整个寿命仍然升高。受影响的成年人是否有更高的肾血症病毒风险尚不清楚;因此,对肾病学家或通知的初级护理提供者的年度访问是谨慎的。
儿童早期高血钾的儿童通常在6个月内达到正常身高;5年左右,不再需要治疗。
在MTOD PHA-I中,盐的浪费更为严重。这种形式的PHA比肾脏形式的预后差。患者容易出现呼吸道症状;新生儿期可能发生死亡。与单纯肾型PHA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会出现改善。治疗必须贯穿整个童年,甚至可能贯穿一生。
当高血压发展时,大多数用PHA-II的个体是无症状的,直至青春期。这些患者需要终身疗法。
继发性PHA患者经内科或外科治疗后,所有异常均趋于消失;然而,高钾血症可能持续3年之久。在梗阻缓解后的早期,多尿和肾钠流失可能会暂时加重,并且一定程度的多尿可能会持续。停用可损害肾素或醛固酮合成或引起矿皮质激素抵抗的药物后,异常情况改善或消失。
-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