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癌肿瘤起源于神经内分泌,来源于肠壁,特别是阑尾的原始干细胞。[1, 2, 3, 4] They can be seen in other organs,[5] including the lungs,[6] mediastinum, thymus,[7] liver, bile ducts,[8] pancreas,[9] bronchus,[10, 11] ovaries,[12] prostate,[13] and kidneys (see the image below). While carcinoid tumors have a tendency to grow slowly, they have a potential for metastasis.
类癌肿瘤的体征和症状差别很大。类癌肿瘤可以是“无功能的”,表现为肿瘤块或“有功能的”,即产生几种生物肽导致类癌综合征。“无功能”肿瘤的体征和症状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以及是否存在转移。因此,结果从无肿瘤相关症状(大多数类癌肿瘤)到完全的类癌综合征症状(主要发生在成人)不等。有时,在组织病理学检查中偶然发现肿瘤由于其症状模糊和间歇性,类癌肿瘤的诊断可能会延迟,特别是在儿童中,这种肿瘤很罕见,诊断是出乎意料的。
较大肿瘤的体征和症状可能包括:
周期性腹痛:小肠类癌最常见的表现;常与恶性类癌综合征相关
皮肤潮红:早期和频繁(94%)症状;通常影响头部和颈部;常伴有不愉快的温暖感、瘙痒、皮疹、出汗、心悸、上半身红斑和水肿、流涎、出汗、流泪和腹泻
腹泻和吸收不良(84%):水样、泡沫状或大块大便、胃肠道出血或脂肪性溢液;是否与腹痛、潮红和痉挛有关
心脏表现(60%):心脏瓣膜病变,心内膜纤维化;可能导致心脏衰竭伴有心动过速和高血压
喘息或类似哮喘综合征(25%):由于支气管收缩;有些颤抖是相对缓慢的,会导致咳嗽和呼吸困难等慢性症状[15,16]。
糙皮症伴鳞片样皮肤损伤,腹泻和精神障碍
类癌危机可能是类癌肿瘤最严重的症状,可能危及生命。它可能突然发生,在应激后,或在化疗和麻醉后
类癌肿瘤通常根据肿瘤在原始肠道中的产生位置进行分类,如下所示:
前肠类癌:分为散发性原发肿瘤(肺、支气管、胃、十二指肠近端、胰腺)和氯化物继发肿瘤
中肠类癌:起源于十二指肠的第二部分,空肠,回肠和右结肠
后肠类癌:包括横结肠、降结肠和直肠
更多细节见临床表现。
类癌分为分化良好(即低分级[ENETS G1]和中分级[ENETS G2])和分化较差(即分级较高[ENETS G3])。根据肿瘤的程度分为局部、区域和远处扩散。(参见分级和分期)
诊断
类癌肿瘤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怀疑是基因异常。已报道的染色体异常包括染色体的变化[18,19],如异质性的丧失和数量失衡。诊断有时是由于不相关的发现,如贫血、内分泌疾病或自身免疫疾病。
实验室检测
类癌肿瘤的实验室诊断依赖于疾病的特征性生物标志物的识别。[20, 21, 22] Measurement of biogenic amine levels (eg, serotonin, 5-hydroxyindoleacetic acid [5-HIAA], chromographin-A, catecholamines, histamine) and its metabolites in the platelets, plasma, and urine of patients can be helpful in making the diagnosis.
成像研究
根据肿瘤和转移的位置,以下成像方式的组合可用于评估疑似类癌肿瘤:
普通摄影
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x光片与口服造影剂
电脑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术
超声波包括内窥镜超声波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mettaidobenzyl胍(MIBG)和奥曲肽的闪烁成像[23,24]
放射性核素显像与生长抑素类似物附于放射性示踪剂
锝99 m骨扫描
程序
内镜检查,如以下,可用于活检和诊断:
支气管镜检查
Esophagogastroscopy
胃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
有关更多细节,请参见Workup。
手术
如果可行,类癌肿瘤的治疗选择是手术切除。根据肿瘤的类型和位置不同,手术技术可能有所不同。当不能完全切除时,去肿可以缓解症状。在某些情况下,冷冻疗法是有效的。
化疗
如果已发生类癌转移,且不适合手术切除,可考虑使用目前推荐的化疗药物单独或联合治疗,例如:
烷化剂
阿霉素
5 -氟尿嘧啶
达卡巴嗪
放线菌素D
顺铂
依托泊苷
链脲霉素
干扰素
生长抑素类似于放射性负荷
实验药剂如177Lu-Dotatate[25]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处理。
类癌肿瘤来源于肠壁的原始干细胞,但可以在其他器官中看到,包括肺、纵隔、胸腺、肝、胰腺、支气管、卵巢、前列腺、肾在儿童中,大多数肿瘤发生在阑尾,是良性和无症状的。虽然支气管类癌在儿童中非常罕见,但在儿童年龄组中,支气管类癌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肺肿瘤
大多数类癌肿瘤生长缓慢,无症状。然而,侵袭性和转移性疾病(如大脑)确实会发生。甚至阑尾的肿瘤也会转移。[27, 28] Depending on the size and location, carcinoid tumors can cause various symptoms, including carcinoid syndrome.[17] Carcinoid tumors of the ileum and jejunum, especially those larger than 1 cm, especially in adults, are most prone to produce this syndrome.
类癌肿瘤通常根据在原始肠(即前肠、中肠、后肠)中产生肿瘤的位置进行分类。
前肠类癌分为散发性原发性肿瘤和氯化物继发肿瘤。散发性原发性前肠肿瘤包括肺、支气管、胃、十二指肠近端和胰腺的类癌。
中肠肿瘤起源于十二指肠的第二部分、空肠、回肠和右结肠。下图显示了成人类癌肿瘤的分布。
这占成人所有类癌肿瘤(特别是阑尾和远端回肠)的60-80%,也见于儿童阑尾类癌是最常见的。[30, 31] In children, more than 70% of these tumors occur at the tip of the appendix and are often an incidental finding in appendectomy specimens. In one study, carcinoid tumors were found in 0.169% of 4747 appendectomies.[32] Overall, based on retroactive studies, up to 0.35% of children undergoing appendectomy have appendiceal carcinoid tumors.[14, 33] Bulky tumors are relatively rare and require somewhat extensive cecectomy or, when tumor infiltration is beyond the cecum, ileocecal resection.[34, 35, 31]
后肠类癌包括横结肠、降结肠和直肠。
类癌肿瘤也可发生于梅克尔憩室、囊性重复和肠系膜。每一种实体都有独特的临床、组织化学和分泌特征。例如,前肠类癌是阿根廷金蛋白阴性,血清素含量低,但分泌5-羟色氨酸(5-HTP)、组胺和几种多肽激素。这些肿瘤可转移到骨骼,并可能与非典型类癌综合征、肢端肥大症、库欣病、其他内分泌紊乱、毛细血管扩张或面部和上颈部皮肤肥大有关。
中肠类癌为阿根廷金蛋白阳性,可产生高水平的5-羟色胺(5-HT)、激肽、前列腺素、P物质(SP)和其他血管活性肽。这些肿瘤具有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前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罕见潜能。骨转移不常见。
后肠类癌是阿根廷金蛋白阴性,很少分泌5-HT, 5-HTP或任何其他血管活性肽。因此,它们不产生相关的症状。骨转移在这些肿瘤中并不罕见。
类癌肿瘤起源于神经内分泌,来源于原始干细胞,可产生多个细胞谱系在肠道中,这些肿瘤在黏膜深处发育,生长缓慢,并延伸到下层黏膜下层和粘膜表面。这导致形成小而硬的结节,凸出到肠腔内。这些肿瘤有黄色、黄褐色或灰褐色的外观,可以通过完整的粘膜观察到。黄色是肿瘤内胆固醇和脂质堆积的结果。肿瘤可以有息肉样外观,偶尔形成溃疡。类癌肿瘤通过粘膜下层扩张和浸润到固有肌层和浆膜,可累及肠系膜。可发生肠系膜淋巴结、肝脏、卵巢、腹膜和脾脏的转移。
在组织学检查中,类癌肿瘤有5种不同的模式:(1)实性、结节性和岛状索状;(2)具有吻合特征的骨小梁或骨带;(3)小管和腺体或莲座状图案;(4)低分化或非典型模式;(5)混合模式。这些模式的组合经常被观察到。小管可含有粘液性分泌物,单个肿瘤细胞可含有黏液蛋白阳性物质,包括各种酸性和中性肠道黏液蛋白。肿瘤很少有嗜酸性基质。毛细血管通常突出。细胞呈均匀圆形或多边形,细胞核中央,染色质点状,核仁小,有丝分裂少见。 The cytoplasm can be slightly acidophilic, basophilic, or amphophilic. Eosinophilic granules may be present. Immunohistochemically, these tumors have a strong positive reaction to keratin and neuroendocrine markers. These include chromogranin and synaptophysin.
在中肠类癌中,细胞排列紧密,圆形,规则,单形团块。在阑尾,类癌表现为腔内离散的黄色结节。与弥漫性壁增厚相关的病变相对少见。类癌肿瘤通常影响阑尾顶端。大多数类癌肿瘤侵犯阑尾壁,淋巴累及几乎是普遍的。约75%的患者有腹膜受累的证据。然而,只有少数患者有区域性或远距离传播。肿瘤的大小与疾病的预后相关;直径小于1.5 cm的肿瘤(经福尔马林固定后)很少发生远处转移或复发。
类癌肿瘤可与同心和弹性血管硬化相关,导致血管腔闭塞和缺血。常见的表现是肿瘤细胞巢周围的弹性增生和纤维化,导致受累组织和淋巴结的重叠。成纤维细胞增殖可能是生长因子刺激成纤维细胞的结果。这种刺激可能是肿瘤生长因子(TGF)- 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β - f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局部释放的结果。
类癌肿瘤的其他产物包括:
酸性磷酸酶
Alpha-1-antitrypsin
糊精
心房利钠多肽
Calbindin-D28k
儿茶酚胺
多巴胺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
胃泌激素
胃泌素释放肽(蛙皮素)
胰高血糖素,glicentin
5-Hydroxyindoleacetic酸(5-HIAA)
5 -羟色胺(5 -)
组胺
胰岛素
激肽释放酶
细胞分裂素
胃动素
神经肽
神经降压素
Pancreastatin
胰多肽
Platelet-dermal生长因子
前列腺素
Pyroglutamyl-glutamyl-prolinamide
分泌素
5 -羟色胺
生长激素抑制素(研)
速激肽
神经肽K
神经肽的
P物质(SP)
转化生长因子
血管活性肠多肽(VIP)
典型的类癌肿瘤细胞具有嗜银性和嗜银性。目前诊断多采用免疫染色和激素标记。纵隔类癌可能被误诊为胸腺瘤。
类癌物可能有生长抑素受体。五种生长抑素受体是g蛋白受体家族的成员。染色体11、14、16、17和20上的五个不同基因编码生长抑素受体。生长抑素受体在本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类癌肿瘤有很高的转移潜力。这些细胞产生大量的-连环蛋白,使肿瘤细胞粘附,从而促进转移。Raf1的诱导可降低类癌细胞的粘附,可能在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类癌是最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估计每10万人中有1.5-1.9例临床病例。尸检病例的发病率较高,为每10万人650例。成年人的证据表明,类癌肿瘤的总体发病率一直在稳步上升。[38, 39] While not entirely clear, it is speculated that this increase is due to more universal utilization of proton pump inhibitors. The exact incidence in children is not known. Most tumors occur in adults and are rare in children.
历史上,在改进的诊断技术可用之前,远处转移的报告为12.9%。Kasumova等人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报道,在10752例患者中,12.7%被诊断为类癌肿瘤,84.7%为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2.6%为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类癌肿瘤的发病率从2004年的36例(5.7%)上升到2013年的497例(27.7%)。类癌的总体生存期明显长于功能性和非功能性肿瘤,5年生存率分别为63.1%、58.3%和52.6%。类癌切除患者的总生存率(89.2%)明显高于功能性和非功能性肿瘤(分别为76.6%和78.7%)
1980-1989年,英格兰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总体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估计分别为0.71(0.68-0.75)和0.87(0.83-0.91)。在苏格兰,死亡率分别为每10万人1.17(0.91-1.44)和1.36 (1.09-1.63)
目前还没有关于类癌肿瘤儿童存活率的系统数据。
类癌肿瘤的体征和症状差别很大,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以及是否有转移。结果从无肿瘤相关发现到类癌综合征的全部症状不等。由于类癌肿瘤在儿童中很罕见,临床医生依靠成年患者的报告来了解该疾病的全部表现。
解剖分布
一般来说,类癌肿瘤见于不同部位,包括肺、[42,43]气管、支气管、[44,11]胸腺、肝脏、直肠、阑尾、[1,3,4,45,46,47,48,49]中肠(有转移)、前列腺、卵巢、肾脏、血脑屏障和睾丸。(50 51)
大约80%的阑尾肿瘤是在其他适应症手术中偶然发现的,但也有一些引起急性阑尾炎或与急性阑尾炎并存。大多数阑尾病例是局部的,没有转移;然而,淋巴结转移已被报道
虽然罕见,但双侧肾受累的报道也有
诊断与鉴别诊断
由于症状可能是模糊和间歇性的,诊断可能会延迟,特别是在儿童中,肿瘤是罕见的,诊断是出乎意料的。
诊断困难可能出现在有潮红但没有大肿瘤或转移的患者和没有症状的患者。
诊断有时是由于不相关的发现,如贫血、内分泌疾病或自身免疫疾病。
胸部肿瘤可因其位置而产生症状,也可通过胸部x光检查发现。
在缺乏阳性影像学表现和生化指标的情况下,在鉴别诊断疾病时,如药物不良反应,应考虑其他恶性疾病(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肥大细胞增多症和其他肿瘤。
奥曲肽受体闪烁成像的可用性使肿瘤和转移的检测成为可能。当结果呈阳性时,还可以使用奥曲肽和大剂量的治疗放射性制剂进行治疗。
临床表现和症状
小肠类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周期性腹痛,这可由肠系膜纤维化、肠扭结或肠梗阻引起。一组称为恶性类癌综合征的症状通常与这种肿瘤有关。
血管活性肠肽(VIP)的产生可能产生类似于成神经细胞瘤的症状,这在儿童中比类癌更普遍。
前肠类癌的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库欣综合征必须与产生这些症状的其他肿瘤区分开来。同样,由类癌肿瘤引起的罕见肢端肥大症必须与垂体瘤区分开来。
类癌危机可以自发发生,也可以作为对压力的反应,如麻醉或化疗。症状可能包括强烈潮红、腹泻、腹痛、心动过速、高血压或低血压、精神状态改变和昏迷。这种情况可能危及生命,但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SMS-201-995治疗可改善类癌危象患者的预后。
大型类癌的早期和常见症状(94%)是皮肤潮红,尤其是有转移的中肠类癌,通常影响头部和颈部。显著的颜色变化范围从苍白或红斑到发绀。发作常伴有不愉快的温暖感、瘙痒、心悸、上半身红斑和水肿、流涎、出汗、流泪和腹泻。运动、压力或某些食物(如奶酪)都可能引发发作,尽管潮红也可能是自发的,与任何刺激无关。最初的攻击时间很短,只持续几分钟。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时间增加到小时。据报道,与支气管类癌相关的潮红时间最长。有些病人会出现持续的红色或青色变色。
腹泻和吸收不良发生率高达84%。大便呈水样、泡沫状、笨重状,或呈脂流状。腹泻可能与腹痛、潮红和痉挛有关,也可能与不相关。它可能是大量的,经常绞痛。
喘息或哮喘样综合征是由支气管收缩引起的,可能发生在多达25%的患者身上。有些颤抖是相对缓慢的,并导致慢性症状,如咳嗽、呼吸短促、哮喘或肺气肿症状、[11]和呼吸困难以库欣综合征为表现的支气管肺类癌已有报道支气管类癌的行为可从良性到侵袭性并伴有转移我们报道了一名患类癌肿瘤的儿童,在最初诊断为非典型类癌16年后,纵隔晚期复发并转移到小脑
类癌肿瘤的其他症状可能包括心脏瓣膜病变。在多达60%的患者中可观察到心脏表现。可见心内膜纤维化,常累及右侧心脏。纤维性沉积通常累及三尖瓣的心室面及相关的脊索。肺瓣纤维化相对少见,可导致肺瓣返流或狭窄。心脏病变可导致心力衰竭。二尖瓣不常受累。
其他
相对少见的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关节炎、流泪、精神错乱和精神状态改变、与潮红或继发血管闭塞有关的眼科检查、腹膜后纤维化、输尿管阻塞、腹腔内纤维化、库欣综合征和男性性功能障碍。
皮肤角化过度、色素沉着和关节炎也相对少见。
类癌肿瘤与其他家族或遗传疾病相关,如多发性内分泌瘤1型(MEN 1)[54]和Peutz-Jeghers综合征。
多中心肿瘤累及多个器官(如喉部和甲状腺)已有报道。(55、56)
第二原发肿瘤与胃肠道类癌相关。一例肝细胞癌后诊断为类癌已被报道这些继发性肿瘤具有侵袭性。在所有类癌肿瘤的病例中,应注意评估和跟踪患者可能的第二恶性肿瘤。
类癌肿瘤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怀疑基因异常,尤其是儿童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9]。已报道的染色体异常包括染色体的变化,如异质性的丧失和数量失衡。
MEN 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特征是多发肿瘤,特别是胰岛、甲状旁腺、垂体和神经内分泌肿瘤
在一般人群中可以发现MEN 1基因的种系突变。
与MEN 1相关的多发性类癌已被报道
尽管已知的MEN 1基因位点与神经内分泌肿瘤有关,但肿瘤过程中的遗传事件基本未知。
除了与MEN 1相关的病例外,家族性病例很罕见,但也会发生
在一些研究中,已经报道了在MEN 1位点杂合性(LOH)的丢失。[61,62,63,64,65,66]
涉及11号染色体的遗传异常最为常见。这些可以看作是MEN 1的一部分或独立于MEN 1异常。[65, 66] In 5 of 9 typical carcinoid tumors of the lung, 3 distinct regions of allelic loss were identified at bands 11q13.1 (D11S1883), 11q14.3-11q21 (D11S906), and 11q25 (D11S910).
一些非典型类癌在标记PYGM和D11S937之间的11q13波段和11q14.3-11q21波段(D11S906)、11q23.2-23.3波段(D11S939)和11q25波段(D11S910)有LOH。
携带MEN 1基因的11q13带区域在某些非典型类癌中也比在典型类癌中受影响更大。因此,带11q13在这些肿瘤中似乎很重要。侵袭性非典型类癌,定义为高有丝分裂,血管浸润和器官转移,似乎也有更多的等位基因损失比其他肿瘤。
MEN 1基因位于11q13条带上,可能具有肿瘤抑制基因的功能。在一项对46例偶发肿瘤的研究中,78%的患者在该位点有LOH,其中5例患者几乎缺失了整个等位基因。其余病例的遗传杂合度为不连续型。一些人推测,零星发生的类癌肿瘤是在11号染色体上的肿瘤抑制基因失活以及影响dna错配修复的基因突变之后发生的。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与染色体臂8p处LOH的高发生率和7q处LOH的低频率有关。染色体臂8p被怀疑是与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生相关的抑瘤基因的可能位置。在一项研究中,5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中有2例患有Von Hippel-Lindau病,另外2例被诊断为1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67]。
在15%的恶性类癌中可见X染色体LOH。(63、64)
在类癌肿瘤中已经观察到染色体数量的不平衡。
在一项关于中肠类癌的研究中,18种肿瘤中有16种发生了数值变化。
最常见的畸变是18q22-qter波段丢失(67%),11q22-q23波段丢失(33%),16q21-qter波段丢失(22%),4p14-qter波段增加(22%)。转移灶的改变率明显高于原发灶。
在原发肿瘤和转移灶中发现18q和11q染色体臂缺失,而16q染色体臂缺失和4p染色体臂增加仅在转移灶中出现。
据报道,HER2在肠道肿瘤中有表达,但在胃肿瘤中没有。[68]
一些研究表明同源盒基因Hoxc6通过致癌激活蛋白-1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通过与JunD的相互作用在类癌肿瘤的发生中起作用[69]。Hoxc6基因域的突变阻断了这种相互作用,从而在体外抑制了类癌细胞的增殖。
一种假设是18q和11q染色体臂的丢失可能代表早期事件,而16q染色体臂的丢失和4p染色体臂的增加是中肠类癌的晚期事件。
类癌肿瘤的实验室诊断依赖于疾病的特征性生物标志物的识别。测量患者血小板、血浆和尿液中的生物胺水平(如血清素、5-羟色胺、儿茶酚胺、组胺)及其代谢物有助于诊断。
尿5-HIAA水平通常升高,有助于类癌肿瘤的评估。[70, 71, 72, 73, 74, 75] Measurement of urinary 5-HIAA levels can help in diagnosing carcinoid syndrome but may not help in detecting tumors at an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 when they are potentially curable with resection. Although the detection of urinary 5-HIAA is the single best screening method for carcinoid tumors, the level is not always elevated, and the measurement of other peptides (eg, SP, neuropeptide K, chromogranin) may be necessary for diagnosis and follow-up.
空腹血浆5-HIAA测定法比全血血清素测定法更稳定,也比24小时尿液收集法更方便。[76]类癌肿瘤产生的物质列在上面的病理生理学中。
在一项研究中,CDX2高度指示GI类癌,而TTF-1对肺部肿瘤具有高度特异性[77]。6例胃癌中1例(17%)表达CDX2, 15例肺类癌中8例(53%)表达TTF-1。所有胃肠道肿瘤均无TTF-1染色。
许多成像模式已被用于检测类癌肿瘤。这些模式包括平片、使用口服造影剂的上gi和下gi造影、CT、MRI、血管造影、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使用后氧苄胍(MIBG)和奥曲肽的闪烁成像、[23,24]放射性核素显像与附着在放射性示踪剂上的生长抑素类似物,以及锝-99m骨扫描。根据肿瘤的位置和转移,这些方法可以结合使用。
一项研究试图确定PET-CT对肺类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检测性能。研究发现PET-CT在检测肺类癌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较差,但特异性较好。PET-CT摄取阴性不能排除纵隔淋巴结转移,如果没有纵隔淋巴结病变是指导治疗的先决条件,则应进行组织采样。(78、79)
GI系列、CT和MRI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帮助。
对于胸部肿瘤的诊断,CT联合奥曲肽闪烁显像是首选。
在大肠中,这种疾病通常是通过结肠镜检查发现的,没有提供成像挑战。小肠类癌的影像学诊断相对困难。该部位的小肿瘤很难在上gi系列和CT扫描中发现,需要其他技术。
CT扫描常发现肠系膜浸润和肝转移。MRI也可以帮助诊断肝病,但在检测肝外病变时不如CT灵敏。
随着影像学研究的进步,血管造影很少使用,只用于模棱两可的情况。
PET扫描是有帮助的,越来越多地用于肿瘤的诊断和随访。
MIBG闪烁成像和奥曲肽扫描已被用于成功检测类癌肿瘤[80]。奥曲肽扫描似乎比MIBG成像更敏感。
放射性核素显像结合生长抑素类似物与放射性示踪剂可用于类癌肿瘤的诊断。
目前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包括铟-111二乙烯三胺五乙酸(111 In-DTPA)和钇。大多数神经内分泌肿瘤都有生长抑素受体。鉴定出5种生长抑素受体亚型,命名为SSTR-1至SSTR-5。生长抑素类似物与这些亚型的结合亲和力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和原发部位。总体而言,SSTR-2亲和力最高,SSTR-3和SSTR-5亲和力中等,SSTR-1和SSTR-4亲和力最低。类癌肿瘤通常表达SSTR-1到SSTR-3,很少表达SSTR-2。然而,对于直径小于1cm的肿瘤,111 in - dtpa奥曲肽成像的灵敏度可达80-90%。[128]
该技术可用于确定原发和转移性疾病,并被批准用于类癌肿瘤的放射性核素扫描。优点是,如果结果是阳性的,这种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方式。
在一项涉及40名患者的研究中,生长抑素受体闪烁成像(SRS)有助于78%的患者发现局部肿瘤,而CT扫描则帮助82%的患者发现局部肿瘤。然而,SRS有助于2例CT扫描遗漏的原发性肿瘤的识别。在16%的患者中,SRS描述的病变在其他方法中没有发现。未观察到假阳性结果。
总之,SRS似乎是定位和评估类癌肿瘤范围的首选成像方法。
骨转移在类癌肿瘤中并不少见。在一项对12名患者的研究中,其中11人有肝转移,8人有骨受累,根据SRS检测。
6-氟[18F] l -二羟基苯丙氨酸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用于类癌肿瘤的成像已被报道。[81]
锝-99m骨扫描有助于发现转移灶。
内窥镜检查,包括支气管镜、食管胃镜、胃镜、结肠镜等,可用于活检和诊断。生长抑素受体特异性放射示踪剂功能成像融合功能成像和解剖成像显著改善了类癌肿瘤的诊断和随访[82]。
请参见上面的病理生理学。
如果类癌肿瘤已经发生转移,并且在手术切除不适合的情况下,考虑目前推荐的化疗治疗。
目前临床试验中用于缓解转移性类癌的化疗药物包括以下几种:
烷化剂
阿霉素
5 -氟尿嘧啶
达卡巴嗪
放线菌素D
顺铂
依托泊苷
链脲霉素
干扰素
生长抑素类似于放射性负荷
实验药剂如177Lu-Dotatate
通常使用上面列出的代理的组合。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转移性类癌已广泛应用于成人。[83]
在一项研究中,8例转移至肝脏的成人类癌肿瘤接受动脉内5-氟尿嘧啶治疗,并用牛胶原纤维与碘海醇、顺铂、丝分裂霉素C和阿霉素混合栓塞肝肿瘤。该治疗导致4例患者症状缓解和肿瘤消退,其余患者病情稳定。
奥曲肽是一种生长抑素类似物,对减轻症状非常有效;然而,在儿科年龄组,线性生长障碍是值得关注的。使用这种药物的生存优势尚未得到证实。
奥曲肽减少了生长因子的产生量,因此理论上会损害生长。
断断续续和连续注射奥曲肽已被报道过。后一种方式获得了较好的结果。这样的治疗可导致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接近正常化,并部分抑制血浆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84]。
一个月注射一次的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的出现,使人们不再需要每天注射2-3次,而且效果相同。[85]
在转移性类癌中,有长期使用奥曲肽的报道。然而,在使用这种药物期间引起的受体改变需要连续增加药物剂量来控制症状。[86]目前,还没有正式的、精心设计的研究系统地衡量这种治疗方式的效果。尽管经验有限,但儿童的不良反应与成人类似。不良反应包括胆结石和脂肪渗漏,有时可能需要更换胰酶。局部刺激的注射部位是一个常见的抱怨。必须权衡这些不利影响与潜在的好处。
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三期研究显示,依维莫司联合奥曲肽可改善低级别和中级别晚期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87、88)
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如用钇-90或111铟标记剂将奥曲肽连接到放射性负载上)进行原位靶向治疗,为无法切除的肿瘤患者提供了希望。这种疗法目前在成人和儿童的实验基础上使用。
一例16岁女性复发播散性神经节苷阳性支气管类癌,使用重组α干扰素成功治疗,第三次复发使用NGcGM3/VSSP Montanide ISA 51疫苗联合recc -h lFNalpha治疗。[89]治疗56个月后病情稳定。
如果可行,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这与预后良好相关,特别是阑尾肿瘤。[33, 90, 2, 3, 4, 45, 46, 47, 48]根据肿瘤的类型和位置,手术技术可能有所不同。
对于儿童年龄段,阑尾类癌的外科治疗具有挑战性。在大多数阑尾肿瘤中,简单的阑尾切除术已足够治疗,并被普遍接受。[91, 90, 2, 3, 4, 45, 46, 47, 48] Choosing optimal treatment when lesions are greater than two centimeters, appendix is perforated, or there is involvement in the appendiceal base are challenging and can be controversial.[47, 48, 49] In intestinal carcinoids, block resection of the tumor with adjacent lymph nodes must be attempted. In the bronchial location, aggressive surgical resection, and not bronchoscopic removal, is recommended.[44, 43]
对于局部肿瘤,手术切除可以治愈,生存率为70%到90%以上。
在直肠肿瘤中,对于小于1cm的小肿瘤,对于局限于粘膜的肿瘤,以及在表现时切除有足够边缘的肿瘤,内镜切除在成人中就足够了。然而,切除并不能保证预防以后的转移。[92]在成人中,原发肿瘤的手术切除被证明能提供生存优势。[93]
当不能完全切除时,去肿可以缓解症状。
对于肝肿瘤,手术结扎肝动脉可能会潜在地剥夺肿瘤细胞的血液供应,导致坏死,但保留了大部分正常的活细胞。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血管发育并恢复循环。
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伴肝动脉化疗栓塞也可有效缓解肝转移引起的症状,尽管是短期的。如果存在肝转移但可切除,手术切除是首选。
在某些情况下,冷冻疗法是有效的。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已成功应用于一个成人患者的孤立性腔内类癌肿瘤的治疗。[94]
对于位于阑尾的肿瘤小于1cm的患者,阑尾切除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对于大于2cm的肿瘤,淋巴浸润,淋巴结受累,阑尾中膜浸润,切除缘阳性,细胞多形性伴高有丝分裂指数,需要更广泛的手术治疗。对于大于2厘米的肿瘤,接受的治疗是半结肠切除术;然而,与单纯的阑尾切除术相比,其生存优势尚未被证实。[95]鉴于阑尾类癌的恶性可能性相对较低,一些人建议对直径大于2厘米的肿瘤进行简单的阑尾切除术,而不影响总生存率。[96]
指南贡献者:Evan S Ong,医学博士,医学硕士,外科助理教授,外科肿瘤学,亚利桑那大学医学院
以下组织发布了治疗类癌肿瘤的临床指南:
国家癌症综合网络(NCCN)
北美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
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
欧洲肿瘤医学学会
英国和爱尔兰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UKI NETS)
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分级方案使用有丝分裂计数;与细胞增殖相关的核蛋白Ki-67水平;以及坏死的评估。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ENETS)都将有丝分裂计数和Ki-67增殖纳入胃肠胰脏NETs (GEP-NETs)的分类。(97、98、99)
肿瘤可分为以下三类:
G1:分化好,品位低
G2:分化好,中等等级
G3:差别化程度低,档次高
然而,对于肺和胸腺的NETs, WHO只包括有丝分裂计数和坏死评估。[100]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ENETS)在2015年关于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最佳实践的共识声明中指出,基于KI-67、有丝分裂率和坏死的肿瘤分级可能具有临床重要性,但缺乏验证。[10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级方案,肺和胸腺肿瘤分为以下三个级别之一[100]:
欧洲医学肿瘤学会(ESMO)仅使用支气管和胸腺肿瘤的有丝分裂计数来确定肿瘤级别如下[102]:
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建议将肿瘤分化、有丝分裂率和Ki-67率包括在病理报告中,并注意具体的分类和分级方案,以避免混淆。建议临床医生将组织学分级作为一般指南,并使用临床判断来做出治疗决定,特别是在分化与Ki-67增殖结果不一致的情况下。[103]
NCCN指南建议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癌症分期手册第7版进行分期。[103]AJCC对胃类癌、十二指肠/壶腹/空肠/回肠、结肠/直肠和阑尾以及肾上腺肿瘤使用单独的分期系统。支气管肺类癌的分期与其他肺恶性肿瘤的分期相同,胰腺NETS的分期与外分泌胰腺肿瘤的分期相同[104]。
对于GEP-NETs的分期,2012年更新的欧洲医学肿瘤学会(ESM0)指南使用了ENETS创建的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类和2010年世卫组织分级系统对于支气管肺和胸腺NETs的分期,ESMO更倾向于AJCC系统。[102]对于肾上腺癌分期,推荐2009年欧洲肾上腺肿瘤研究网络(ENSAT) TNM系统优于AJCC系统。[105]
2012年,英国和爱尔兰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UKI NETS)发布了GEP-NETs管理的最新指南。分级和分期的建议如下[106]:
关于分级:世卫组织2010分级系统
分期:AJCC癌症分期手册第7版
同时用ENETS位点特异性t分期系统对胃、胰腺和阑尾的NETs进行分期
应该指定使用的TNM分类
t分期分类的基本特征(如肿瘤大小、浸润程度)应记录在案,以便在不同的分类系统之间进行转换
2013年,北美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NANETS)得出结论,虽然不同分类系统的标准不同,但基础数据是相似的,病理报告应包括用于分配分级和分期的系统和参数的符号
NCCN指南建议将切除作为大多数胃肠道(GI)、肺和胸腺类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具体的建议因肿瘤亚型而异。然而,对于任何部位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如果计划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即奥曲肽、lanreotide)治疗,建议在手术切除过程中进行胆囊切除术,因为长期使用这些药物会增加胆道问题的发生率[103]。
对于胃肿瘤,NCCN推荐如下[103]:
高胃泌素血症且肿瘤≤2cm者:内镜切除并活检或观察;或奥曲肽或朗瑞肽用于佐林格-埃里森综合征患者。
高胃泌素血症和>2 cm肿瘤:内镜切除,如果可能,或手术切除
胃泌素水平正常者:胃根治术及局部淋巴结切除术;对于≤2 cm的肿瘤可考虑内镜或楔形切除
类胃癌可细分为以下三个不同的组[107]:
I型-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恶性贫血相关的患者(70-80%)
II型-与佐林格-埃里森综合征相关的I型(MEN I型)患者(5%)
III型-胃散发NETs (15-20%)
2013年,NANETS发布了更新的指南,对胃类癌肿瘤的治疗提出了以下建议[108]:
I型或II型,< 1cm:监测或内镜切除
I型,1cm至< 2cm:每3年重复内镜检查或内镜切除
II型,1cm至< 2cm:内镜切除
I型,≥2cm(≤6个息肉),或II型≥2cm:内镜切除,如果可能,或开放手术切除
I型,≥2cm(>6个息肉):需要个体化治疗;监视、内镜切除或手术切除
III型:胃部分切除+淋巴结清扫
2016年修订的ENETS指南对I型肿瘤更倾向于保守的治疗策略而不是手术治疗。指南建议由经验丰富的胃镜医生通过内镜黏膜切除(EMR)或内镜粘膜下剥离(ESD)对胃肿瘤≥10 mm的肿瘤进行切除。[109]
对于II型肿瘤,可以建议局部切除或局部切除,但这应该在多学科NET优秀中心为患者量身定制。III型肿瘤应采用与胃腺癌类似的手术治疗(胃部分或全胃切除并淋巴结清扫)。不能手术或4期疾病需要全身治疗。[109]
对于十二指肠肿瘤,NCCN推荐以下治疗方法[103]:
内镜切除和后续的上消化道内镜
经十二指肠局部切除加或不加淋巴结取样
Pancreatoduodenectomy
ENETS指南对十二指肠肿瘤的治疗提出了以下建议[109]:
所有局部肿瘤都应该切除
限于粘膜下层≤1cm,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肿瘤,内镜下切除
壶腹周围肿瘤的外科切除及淋巴结切除术
手术切除> ~ 2cm的肿瘤及任何大小并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
NCCN的建议如下[103]:
手术切除并淋巴结切除术
仔细检查整个肠,评估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是否接近或受累
如果计划用奥曲肽或朗瑞肽进一步治疗,应进行预防性胆囊切除术
NANETS指南包括以下建议[108]:
盲肠肿瘤:右侧半结肠切除术并结清扫
空肠或回肠肿瘤:切除并淋巴结清扫;要求进行全面肠道检查
远端结肠和直肠肿瘤< 1cm:粘膜或粘膜下肿瘤行内镜切除(息肉切除、内镜黏膜切除、内镜黏膜下剥离)
远端结肠和直肠肿瘤1-2 cm:经肛门经刚性或柔性剥离切除;是否也可以考虑内镜切除阳性切缘
远端结肠和直肠肿瘤> 2cm:对于较大的肿瘤、侵犯固有肌层的肿瘤或伴有淋巴结病的肿瘤,手术切除(低位前切除或腹会阴切除)
ENETS指南提供了以下建议[110,111]:
直肠肿瘤[110]
单纯息肉切除的内镜切除,改良的EMR带结扎的内镜黏膜切除(EMR),内镜粘膜下剥离(ESD)和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S)[112]。
对于< 10 mm且未累及固有肌层的病变,EMR是足够的,但EMR带辅助结扎可提高完全切除的数量
如果EMR导致不完全切除,那么ESD或TEMS可以作为挽救性治疗
空肠和回肠肿瘤[111]
NCCN对附录NETs的建议如下[103]:
肿瘤≤2cm局限于阑尾:阑尾切除术
≤2cm且有淋巴血管或阑尾中系浸润或非典型组织学特征的肿瘤:可考虑更积极的治疗
不完全切除或>2 cm肿瘤:腹部/盆腔CT或MRI分期;如无远处病变,可行右侧半结肠切除术
NANETS指南包括以下建议[108]:
肿瘤≤2 cm切除;如果存在高危特征,可考虑右侧半结肠切除并淋巴结清扫
肿瘤> 2cm:右侧半结肠切除伴淋巴结清扫
2016年ENETS修订的指南建议包括[109]:
对于不可切除和/或转移性胃肠道类癌的NCCN治疗建议如下[103]:
如果考虑奥曲肽或兰曲肽,则用生长抑素显像评估转移部位和生长抑素受体状态
有限肝转移:完全切除原发肿瘤和转移灶,有治疗目的;在特定的病例中进行非治愈性去肿手术
不可切除的肝脏进展性疾病:射频消融或冷冻消融或肝脏区域治疗(动脉栓塞、化疗栓塞或放射栓塞)
姑息性小肠切除术用于与原发肿瘤相关的肠梗阻或缺血引起腹痛的患者
奥曲肽或兰曲肽控制临床显著肿瘤负担或进展性疾病患者的肿瘤生长;依维莫司可考虑用于晚期肿瘤
如果没有其他可行的选择,可以考虑卡培他滨(第3类)
在奥曲肽或兰曲肽失效后考虑干扰素α -2b(第3类)
恶性类癌综合征:奥曲肽或兰曲肽;心脏病会诊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疾病
肝移植还处于研究阶段,不建议作为常规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肝疾病消融技术的使用与增加的感染并发症有关。尽管NCCN指南引用了2b类证据用于冷冻消融和射频消融,但大多数中心使用射频或微波消融。冷冻消融通常只用于肾细胞癌消融中心,它与后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小但明确的风险相关[113]。
NCCN建议包括以下内容[103]:
局限性疾病:手术切除
局部区域疾病:Reresection;如果切除不完全,随后进行放疗和/或化疗
NANETS指南包括以下补充建议[108,114]:
局部病变:手术切除,包括纵隔淋巴结切除术
转移性或不可切除的疾病:可选择的治疗包括放疗、依维莫司、干扰素或替莫唑胺
ESMO指南指出,由于复发率高,手术切除后应进行长期随访。对于转移性疾病,尽管现有的化疗方案没有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但以顺铂为基础的方案是有价值的,以替莫唑胺为基础的治疗有一些好处[102]。
支气管肺NETs的NCCN建议如下[103]:
I、II、IIIA期:周围低级别神经内分泌癌肺叶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或取样
IIIA期低级别不可切除肿瘤:放疗
IIIA期中期不可切除肿瘤:顺铂/依托泊苷联合放疗
IIIB期(多肺结节T4期除外):顺铂/依托泊苷联合或不联合放疗
IIIBm期(多发肺结节为T4期)或IV期:全身治疗;没有首选方案;选择包括顺铂/依托泊苷、替莫唑胺与或不与卡培他滨、舒尼替尼或依维莫司;考虑奥曲肽治疗恶性类癌综合征的症状
NANETS指南和ESMO指南与NCCN的指南相似,但有一些细微的差异。[108, 102] ESMO指南包括以下补充建议[102]:
支气管镜下激光切除应被认为是一种次优治疗方法,保留给不能手术的患者或作为术前清除手术
局部肿瘤首选肺叶切除和袖状切除,并应进行全身淋巴结清扫
应避免肺切除术
此外,NANETS建议在转移性或不可切除的疾病中应考虑使用干扰素。[108]
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建议将切除作为大多数局限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的主要治疗方法。例外包括有限制生命的共病或高手术风险的患者。此外,对于偶然发现的< 1cm的肿瘤,根据肿瘤部位的不同,可能需要进行观察。[103]
手术前,NCCN建议激素过量症状用奥曲肽或朗瑞肽治疗;然而,这种治疗在胰岛素瘤患者中是禁忌的,因为有可能发生致命的并发症。具体的建议因肿瘤亚型而异。如果计划使用奥曲肽或朗瑞肽治疗,建议在手术切除过程中进行胆囊切除术,因为长期使用这些药物会增加胆道问题的发生率。[103]
对于无功能胰腺NETs,治疗建议如下:
≤2cm的肿瘤:切除肿瘤,强烈考虑淋巴结切除或胰切除(惠普尔型或近端)伴或不伴局部淋巴结切除或远端胰切除伴或不伴局部淋巴结切除/脾切除
位于头部的肿瘤> 2cm:惠普尔型或近端胰腺切除术并局部淋巴结切除
肿瘤> 2cm位于远端:远端胰腺切除术及局部淋巴结切除和脾切除术
胃泌素瘤的治疗建议如下:
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高分泌;考虑奥曲肽或lanreotide
隐匿性肿瘤:观察或探查性手术,包括十二指肠切开术和术中超声摘除;如果发现肿瘤,局部切除,切除十二指肠周围淋巴结
十二指肠肿瘤:十二指肠切开术及术中超声伴局部切除或去核及十二指肠周围淋巴结清扫
胰腺头部肿瘤:外生性或外周性肿瘤需要切除和胰管周围淋巴结清扫;较深或浸润性肿瘤或接近主胰管的肿瘤需要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远端肿瘤:远端胰腺切除术伴或不伴脾切除术。
胰岛素瘤的治疗建议如下:
通过饮食和/或二氮氧化物稳定血糖水平;依维莫司可以考虑
初级治疗是去核;考虑对孤立性肿瘤进行腹腔镜切除
较深或侵袭性肿瘤或接近主胰管的肿瘤,如果位于头部,则需要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如果位于远端,则需要腹腔镜下远端胰切除术,较小的肿瘤需保留脾脏
胰高血糖素治疗的建议包括:
通过静脉输液稳定血糖水平;治疗高血糖和糖尿病
位于胰腺头部的肿瘤:胰腺切除术及胰周淋巴结切除
远端肿瘤:远端胰腺切除+脾切除+胰周淋巴结切除
考虑围术期抗凝,因为肺栓塞的风险增加
对于分泌血管活性肠肽(VIPomas)的NETs的治疗建议如下:
用静脉输液稳定;纠正电解质失衡
位于胰腺头部的肿瘤:胰腺切除术及胰周淋巴结切除
远端肿瘤:远端胰腺切除+脾切除+胰周淋巴结切除。
北美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NANETS)和欧洲医学肿瘤学会(ESMO)的神经内分泌胰腺肿瘤治疗指南与NCCN的指南相似,但有一些微小的差异。ESMO指南不推荐G2胰腺NETs的腹腔镜切除或手术治疗。[115]
对于不可切除和/或转移性胰腺肿瘤的NCCN治疗建议如下[103]:
有限肝转移:完全切除原发肿瘤和转移灶,有治疗目的;在特定的病例中进行非治愈性去肿手术
无症状无法切除的疾病:对于肿瘤负担低、病情稳定的特定患者,考虑每3-12个月进行标记评估和影像学观察,直到出现明显的疾病进展;可以考虑兰肽或奥曲肽
症状性不可切除疾病:奥曲肽或兰曲肽;everolimus或舒尼替;或细胞毒性化疗
肝靶向治疗包括细胞减少手术或消融治疗;温和的肝动脉栓塞、放射栓塞和化疗栓塞是另外的选择,但最佳的栓塞技术尚未确定
肝移植还处于研究阶段,不建议作为常规治疗
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ENETS)的指南一般与NCCN的指南相似,但有以下主要差异[116]:
对于无功能肿瘤患者的肝转移手术,至少需要减少90%的肿瘤肿块
在没有肝外转移和低增殖率的患者,当其他选择失败时,肝移植是一种选择
2014年,内分泌学会(TES)、美国临床化学协会(AACC)和欧洲内分泌学会(ESE)发布了治疗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统称为PPGL)的联合临床实践指南。指南包括建议(基于强有力的证据)和建议(基于较弱的证据)。[117]
对于怀疑患有PPGL的患者,建议通过测定血浆游离甲肾上腺素或尿分选甲肾上腺素进行生化检测。建议使用液相色谱与质谱或电化学检测方法优于其他实验室方法。已知种系突变易患PPGL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生化检测。[117]
北美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NANETS) 2010年的指南建议对嗜铬细胞瘤进行生化检测,包括在以下情况下测量血浆、尿液或两者中分离的甲肾上腺素[118]:
有症状的患者
肾上腺偶发瘤患者
有发生嗜铬细胞瘤或副神经节瘤(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遗传风险的患者
对于成像研究,TES/AACC/ESE联合指南推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作为一线,而不是磁共振成像(MRI)。然而,MRI是某些患者的选择,如转移性PPGL患者;对CT造影剂过敏者;以及那些应该限制辐射暴露的人,如孕妇。[117]
对于术前管理,TES/AACC/ESE建议如下:
阻断激素功能PPGL以预防心血管并发症
使血压和心率正常的医学治疗
高钠饮食和补充液体摄入,以防止肿瘤切除后严重低血压
TES/AACC/ESE指南建议对大多数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行微创(如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对非常大的或侵袭性嗜铬细胞瘤保留开放切除。副神经节瘤建议开放切除,但对于较小的肿瘤,腹腔镜切除是一种选择。对于某些类型的患者,部分肾上腺切除术也是一种可能。
在术后初期,TES/AACC/ESE指南建议监测血压、心率和葡萄糖水平。建议术后测量血浆或尿液甲肾上腺素水平和终身年度生化检查。
对于基因检测,TES/AACC/ESE的建议如下:
PPGLs患者应该参与基因检测的共同决策
副神经节瘤患者应进行琥珀酸脱氢酶(SDH)突变检测
转移性疾病患者应进行SDHB突变检测
基因检测应包括检测前和检测后的基因咨询
2010年NANETS关于晚期疾病治疗的建议包括以下内容[118]:
外科减压术以释放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压力或减少肿瘤肿块
在特定的患者,射频消融或冷冻消融是可选择的
mettaidobenzyl胍(MIBG)显像阴性和肿瘤进展迅速的患者首选化疗
骨转移瘤外束照射或射频和冷冻消融仅在特定病例中使用
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和美国内分泌外科医生协会(AAES)在2009年发布的肾上腺偶发瘤管理指南建议,对肾上腺偶发瘤患者的评估包括以下临床、生化和影像学检查[119]:
Hypercortisolism
醛甾酮增多症(如高血压)
嗜铬细胞瘤或恶性肿瘤
偶发瘤自主分泌皮质醇的最简单筛查试验是1毫克地塞米松夜间抑制试验。如果临床怀疑程度高(如高血压、肥胖、糖尿病或骨质疏松患者),可使用唾液皮质醇、地塞米松抑制和尿游离皮质醇测试。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24小时尿盐负荷的醛固酮抑制不足证实的。
为了确定偶发瘤的亚型,所有患者都应进行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此外,年龄大于40岁的大多数患者应进行肾上腺静脉采样。
治疗建议如下:
对于高血压加重、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或骨质疏松的患者,应保留手术切除
对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单侧醛固酮过量来源的患者,腹腔镜肾上腺全切除术优于开放入路
双侧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患者应采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矿物皮质激素受体阻滞剂治疗
如果怀疑肾上腺皮质癌,应进行开放肾上腺切除术
对于不符合手术切除标准的肾上腺偶发瘤患者,指南建议在3 - 6个月时进行影像学重新评估,然后每年进行一次,持续1 - 2年。激素评估应每年进行一次,持续5年。
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对肾上腺癌的治疗指南包括对局限性和转移性疾病的单独建议。[103]针对局部疾病的建议如下:
切除原发肿瘤及邻近淋巴结
开放肾上腺切除术推荐
对于复发风险高的患者,可以考虑外束放射治疗和辅助米托坦
转移性疾病的NCCN治疗建议如下:
每3个月观察临床无痛性疾病的影像学和生物标志物(如有功能)
如果90%的>可切除,尤其是功能正常,则切除原发肿瘤和转移灶
全身治疗,最好是在临床试验中
欧洲医学肿瘤学学会(ESMO)指南利用欧洲肾上腺肿瘤研究网络(ENSAT) 2005年建议的诊断汇编来评估可能的肾上腺皮质癌(ACC),其中包括详细的内分泌评估和全面的激素分析。其他建议包括以下[105]:
可完全切除的I-III期采用经腹膜通路的开放手术
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只适用于选定的小肿瘤和无侵犯性或肾上腺偶发瘤证据的患者
局部晚期ACC的无缘完全切除可能需要切除部分邻近器官
复发时再次切除ACC,如果无边际切除可能,复发时间为>12个月
辅助米托坦治疗/R1或Rx切除不完全和/或Ki67表达在≤10%的肿瘤细胞中的患者
对于骨转移,姑息性放疗是一种选择;动脉化疗栓塞和射频消融术对某些患者可能是有益的
类癌肿瘤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类癌综合征/危象和转移,常见于前肠肿瘤和高水平5-HIAA的患者
局部病变完全切除的患者预后良好。[121, 122, 123, 124] Tumors larger than 2 cm, positive lymph nodes, and atypical histologic features are often associated with a poor prognosis.[125] In patients with carcinoid tumors located in the appendix, age, primary tumor size, histologic features, lymph node involvement, and distant metastasis are significant factors in predicting survival.[126] In one retroactive study,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sigmoid colon was only 33% while 99% of those with appendiceal tumor had survived.[122] Second primary malignancies of gastrointestinal tract which occurred in up to 33% of cases in adults,are unusual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123]
在成年患者中,与生存率差相关的因素包括血浆神经分裂素A (NKA)持续存在、尿50-羟基吲哚乙酸排出量、年龄和5例或5例以上肝转移。血浆NKA的升高似乎与其他预后因素无关,是最强的指征。[127]
总体而言,局部类癌经完全切除后预后良好,但转移患者预后较差。